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基于XX村实施区域化管理的实践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5-12浏览:2369下载251次收藏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基于xx村实施区域化管理的实践

  随着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利益关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方面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村集体自治方式已远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农村社会新形势的需要,创新农村基层管理创新、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已成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亟需破解的难题。2012年6月,xx镇党委政府对上宅、花船、竹湾、沙湾、后墩、光明、中宅、联合8个拆迁村以及门浦、官庄两个周边村落实施“区域化管理”,成立东港新村农村新社区。从实践情况来看,区域化管理对于整合基层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凝聚基层群众、促进和谐稳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实施背景
  随着开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制度的惯性作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等因素使得农村基层社会事务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村民自治的实效,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分散自治与社会集中管理之间的矛盾。
  行政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务,村与村之间都是各自为阵的,各村的事务之间往来较少、联系较弱。而社会管理,特别是公共服务的提供等,实行的却是社会化的运作,以专业化、精细化为目标,力求在更广的时空范围内,无差别地提供给需要的个体,强调的是覆盖率和普适性,而不在意村与村之间的个体差别。而村民自治却是立足与村情差异的个性管理。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坚持村民自治制度的情况下,将社会服务事项抽离出来,进行集中化管理,迫在眉睫。
  (二)村级财力不足与社会管理投入巨大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农村居民对村级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背后是对于投入的高要求。如果社会管理由村级财力担负,村级自治,表明了村与村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同时也注定了村与村之间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上面的投入是难以达到同一水平的,仅凭单个村的经济实力,显然无法保证社会服务的高水平。如果社会管理由镇一级财力担负,将镇级机构延伸至每个村,投入巨大的同时,是资源的浪费。
  (三)社会参与力量薄弱与管理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公共服务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参与力量是多方面的,除了政府、行政村,还需要其他各种社会力量的加入。当前,广大基层农村的社会团队发展较为滞后,社会服务中介组织发展程度低,数量较少且服务项目单一,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缓慢,志愿活动尚未形成良好机制,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公共服务的发展和完善,缺乏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缺乏强有力力的社会力量的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仍旧停留于由行政机构单一推动的阶段。
  面对以上情况,xx镇党委政府,以“区域化管理”为主要模式,对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整合片区资源,理顺镇一级行政机构和村一级自治组织关系,培育社会参与力量,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管理整体投入不足、参与力量薄弱的现状,有力地优化了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二、主要做法:
  区域化管理是以“地缘相通、规模适度、群众自愿”为原则,以改善基层民生和优化社会服务提供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为核心,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以农村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共同自主参与为特征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力打造“服务社会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乡风文明化、村民知识化、管理民主化”的农村新社区。
  (一)注重领导,设立组织,奠定工作基础。
  根据片区内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对周边“八村一社区”(8个拆迁安置村+怡峰社区)实行区域化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基于XX村实施区域化管理的实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