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安置房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安置小区建设档次(拆迁办)
加快安置房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安置小区建设档次(拆迁办)
近年来,随着我区开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征地拆迁工作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拆迁后安置工作面临着任务重、建设慢、安置难的众多压力。一方面,上级对拆迁安置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群众对安置要求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安置房建设进度和安置小区的建设档次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重视,下面就我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作调查研究。
一、安置房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我区拆迁安置基本以调产安置为主,少量户选择调产货币组合安置和货币安置,基本无迁建安置,调产安置率高,安置房建设量大、任务重。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
1、安置用房紧缺、安置滞后。安置房建设和调产安置用地供应的速度与拆迁安置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区目前的安置房建设量很大,但拆迁调产安置房的需求缺口还较大,且各街道、乡镇不平衡。安置房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拆迁户的安置过渡时间长,一般需2至3年、长的需达到4至5年,政府过渡费支出多,安置压力大。可建设安置用地紧张,储备安置用地远远不足,特别是大矸、霞浦、柴桥已无后续项目拆迁预备安置房建设用地,安置用地供应形势严竣,增加了今后的拆迁难度。
2、安置房建设协调多、开工及建设慢。目前安置地块村民征地政策处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及其它多方面原因,造成交地慢、交地难;安置地块竞得人接受交地消极,进场开工缓慢,建设进度不够快,竣工验收时间长,小区交付慢,期间要求政府协调多。
3、安置小区形象差、档次低。我区已建成交付的安置小区普遍相对位置偏、建设档次低、质量差、综合配套不完善,安置小区与普通商品住宅小区形象分明,城市融入度欠佳,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安置房建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安置建设滞后主要受二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规划滞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未前瞻性、科学合理规划安置地块,以致拆迁时临时找地规划,安置房建设无法提前或与拆迁同步。二是我区建设用地紧张,用地指标紧缺,提前落实安置用地困难。
(二)造成安置小区建设档次相对低的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区调产安置房是以“政府定价、市场运作”模式来建设,即由政府指定安置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土地公开挂牌出让由房地产公司来开发建设,开发建设的运作按市场化操作、要求同市场商品房一致,安置房的销售对象和时间由政府安排。由于安置房是政府定价,并且安置价格较低,安置房的销售收入基本上是已定的,开发利润薄;房地产开发商建设投入的积极性低,是安置小区建设档次相对较低的内在根源。我区已建成的安置小区档次相对低,具体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设计定位低。我区已建成的安置小区,设计定位以经济实用为指导原则,小区容积率高,房屋设计方整紧凑,附属配套设施设计立足于只求满足规范和相关文件要求。
2、建设成本低。由于开发商的趋利本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安置房建设投入相对低,建筑装饰用材和附属配套设施用材建设档次相对较低,只求满足使用功能和验收要求。特别是装饰材料上如涂料、面砖、栏杆、门窗材料等相对档次低,品质和质量一般,耐久性差;还有绿化简单、品种普通,附属设施如围墙、路灯、红外报警设施等质量不是很好。以上这些从建设上造成了安置小区相对档次低的印象。
3、规划位置偏和周边配套不完善。已建成的安置小区普遍在城市边缘,相对位置较偏;周边综合城市配套不够完善,生活、工作多有不便。
4、小区物业管理难和城市管理覆盖不足。由于安置小区普遍物业费收取困难、经费不足,物业管理不规范、服务差,安置小区居民城市化生活意识低、难管理,以及城市管理部门日常管理覆盖力度不足。安置小区普遍存在脏、乱、杂、破、挤现象。
三、改善安置房建设困境的措施
针对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区政府的重视下,我们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安置小区的建设档次。
(一)围绕拆迁进度,满足安置需求、尽早安置,切实加快调产安置房建设速度,缓解安置慢的状况
加快安置房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安置小区建设档次(拆迁办)
本文2013-05-12 15:46:4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