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构建三级联动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初探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5-12浏览:2442下载267次收藏

构建三级联动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初探  
  构建职能明确、层次清晰、功能互补、覆盖全区的区、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行政服务网络,是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治本措施。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三级行政服务网络的运行现状,进一步探索三级联动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完善行政服务网络体系,优化服务平台,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对我区行政服务网络体系进行了再调研,通过调研,启迪我们创新工作思路。
  一、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现状及运行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xx区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行政提速增效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加强监督,建立了以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骨干、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补充的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全区9个街道(乡镇)和205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覆盖率达100%。其中,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为主,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以代理行政审批为主,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以提供公共、生活服务为主。三级行政服务网络的建立,为我区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搭建了重要平台。
  (一)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日趋完善成熟。10年来,区委、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全区各行政审批部门禀承创新理念,致力于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形象提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大力促进项目开工建设,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建设,行政服务主平台效应日益显现。区行政服务中心集聚了全区95%的行政审批资源,连续4年在全市行政审批系统考核中位列各县(市)区第一,并荣获“省先进行政服务中心”。
  (二)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初现成效。2005年,根据浙江省政府的部署,我区开展以乡镇机构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增强了乡镇政府服务的功能,全区街道(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2008年,我区实施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理顺了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关系。街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方便群众办事,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今年,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赵洪祝书记在xx调研指导时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力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村级便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至8月份,全区基本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全覆盖,使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代办、咨询等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级行政服务网络的建立,在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行政服务、转变干部作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运行中,作为三级行政服务网络的骨干和补充,街道(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仍是网络建设中薄弱的一环,影响了三级服务网络平台功能的发挥。
  (一)运行体制还不完善。街道(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虽已建成,但相应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客观上给管理带来一定弊端。从形式上看,都设立了办事大厅,也确定有分管领导,但由于中心本身机构、职能、职责定位不明确,作为管理者管什么?怎样管?还是比较茫然。
  (二)运行管理还不规范。项目入驻不规范,街道(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之初,对入驻项目、管理规范区里都有明确的要求,但随着时间推移,多数中心在探索拓展便民利民以及民生项目上做得不够,部分中心没有充分授权,导致群众办事还存在“两头跑”的现象,有少数中心工作场所不集中,办公场所分散,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除部分是有编制人员外,大都是临聘人员,缺乏相应的行政工作能力和经验,村级(社区)中心,尤其是简约型的村中心因为由村工作人员兼职受理,工作量大,法律法规出台、政策调整等,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把握吃透,阻碍了中心的发展。
  (四)网络延伸还存在局限。村级便民服务事项多为代理、代办或出具证明,需要人工操作。一方面,网络技术对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了技术手段,但有些村代理人员年龄偏大,难以发挥网络技术作用;另一方面,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架构在政务外网上,村(社区)有较多地方数据传输还是空白。
  二、构建行政审批服务三级联动新模式的初步设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构建三级联动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