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财政管理探索与研究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5-12浏览:2252下载240次收藏

乡镇财政管理探索与研究  

  随着当前不断深化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各级财政不断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的关注与重视。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牢固基石;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的财力基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充分肯定了乡镇财政在巩固基层政权、规范和加强政府收支管理、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随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乡镇财政收支规模不断增大,乡镇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对基层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xx区乡镇(街道)财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为今后基层财政的良性发展提供探索性的新思路。
  一、乡镇街道财政所基本情况
  (一)财政所发展历程与职能转变
  xx区乡镇(街道)财政所成立于1985年。2003年机构改革后,挂财政审计的牌子,同时履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和审计两项职能。2010年,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的实施意见》设立了核算中心。至此,财政所同时被赋予了三项职能:财政管理、审计监察、财务核算。
  近年来,xx区乡镇(街道)财政收支连年增加。xx区2002年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41602万元,其中还包括了农业税收入。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基层财政职能从“征管型”向“服务型”转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势头依旧强劲,收入总额平稳跃升到100000万元以上。2005年,xx区、开发区实行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机构运行机制,乡镇财政体制也作了相应调整。2008年,开发区征收的税收收入根据属地原则纳入乡镇财力,该年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了473697万元。到2011年,乡镇街道共实现一般预算收入760459万元,比上年增加22.13%。财政收支规模的日益扩大,与财政所现有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当前职能需求的矛盾日趋凸显。
  (二)财政所队伍建设与管理现状
  当前,xx区9个财政所共有员工62人,其中正式编制人员34人,临时聘用人员28人。临时聘用人员比例相对较大,是全部员工的45.16%,几乎占了财政所的半边天。员工年龄多分布在30到40岁和40到50岁这两个区间,分别占33.87%和35.48%,其余分布在20到30岁的占11.29%,50到60岁的占19.36%。因此,基层财政年龄结构老化现象明显,年轻后备力量稍显不足。
  当前各乡镇(街道)财政所平均6-7人,一般设置所长、总会计、政府会计、出纳各1人,核算中心2-3人。物资管理、基本建设及其他专项资金管理多为一人多职兼任岗位,没有专门人员设置。除柴桥街道配有专职审计外,其他均未有专职审计人员。当前职务的工作年限分布相对平均,1到5年占33.87%,6到10年占19.35%,11到15年占14.52%,16到20年和20-25年分别占12.90%和19.36%。工作岗位的更替与换岗频率较低,容易造成员工的职业倦怠,也不利于财政敏感岗位的工作开展。
  二、乡镇街道财政所现存问题
  (一)职能定位模糊,内部牵制现乏力。
  1.机构设置不统一。在现有管理体制设置中,乡镇(街道)财政所既是政府的一员,又是财政系统在基层的主力军。财政所不但是基层资金的管理者、监督者,同时又受制于乡镇(街道)。在双重管理之下,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财政管理探索与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