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如何理解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将“三清”这一论断上升到全党新的战略高度。
一、“三清”传达“三心”
(一)“三清”是民心的期盼。腐败问题历来是全社会的关注焦点,贪官污吏如过街之鼠,人人深恶痛疾。“官禄官俸,民脂民膏”,人民群众本希望自己的血汗钱供养的是为民做主的好干部,而近段时间层出不穷的“表叔”、“房叔”,却一次次地无视腐败“高压线”,践踏党群鱼水情。群众恨之深望之切,期盼“三清”能够助官员树立公正廉洁、执政为民的崇高价值理念。
(二)“三清”是决心的体现。一直以来,中央惩治腐败绝不手软,大案要案严惩不贷。“三清”的提出,更是凸显了党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腐败的苗头都有可能造成致命伤。对于腐败行为必须要敢于“亮剑”,用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永葆党的先进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为人民谋福祉。
(三)“三清”是信心的汇聚。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因而需要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高层的重视、各级的落实、制度的完善、群众的监督,合力毁腐败温床,织反腐天网,树廉政新风。反腐重在预防,要将权力运行过程放进透明“鱼缸”,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管,让腐败渗透难寻“可乘之机”。对待反腐这场持久战和攻坚战,要树立必胜的信心,推动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取新实效。
二、“三清”提出“三个要求”
(一)恪守诚信是干部清正的素质底线。各级干部作为受人民委托治国理政的社会公仆,不断对其进行为官用权的德行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但缘何仍不乏前赴后继的贪腐官员?究其原因,他们并非不懂廉洁从政、为民造福的“大道理”,而是缺乏“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因此,加强对干部进行诚信官德的教育和评估,对于练就干部拒腐防变的素质内功至关重要。
(二)公开透明是政府清廉的制度前提。“清”的反义是“浑”,“廉”
如何理解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本文2013-04-20 15:56:11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457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