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级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3-04-16浏览:2986下载260次收藏

   

培育文明新风  构建和谐农村  

-----康县岸门口镇青岗坝村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青岗坝村位于康阳路沿线,距县城 15公里 。境内山大沟深,常年阴湿,日照条件差,山高路陡,农业基础条件差,平均海拔 1000米 左右,无霜期160天,年平均降雨量 900毫米 。全村有耕地1100亩,林地11578亩,人均耕地2.7亩,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全村辖5个合作社,105户407人, 2010年人均纯收入1974元。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核桃、中药材、劳务输出为主。  

青岗坝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集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和乡村清洁活动精品村为一体的综合示范点,2011年3月,被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命名为陇南市首批“生态文明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青岗坝村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把乡村清洁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坚持把乡村清洁活动与灾后重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相结合,切实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抓精品、创示范的建设机制,提升建设档次,扩大示范效应。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座座新颖、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水泥路畅通,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产业开发勃勃生机,建成了一个富裕、文明、生态的新村,成为康阳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岸门口镇党委、政府把青岗坝村的新农村建设作为作为镇村两级农业农村工作干部年终考核的主要“绩效”工程来抓,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青岗坝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包片领导、驻村干部、财政、民政干部为成员,积极配合县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从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各类建设项目的顺利完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关键在乡镇、基础在乡村”的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协调会、每个月召开一次通报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度,建立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督查、督办制度,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新农村建设抓出实效,抓出成绩。     

二、坚持规划先行,精心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方案。该村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立足本村经济发展现状、人文地理、民风民俗等情况,科学编制全村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聘请汉中森源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青岗坝村的房屋风貌、村庄绿化、村内道路及文化娱乐健身场所等进行了规划设计,使建成后的新农村兼具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等特点;组织人员积极配合县相关业务部门实地查勘,合理论证,结合青岗坝村发展现状,对该村的生态治理及增收产业进行了统一规划,精心编制了梯田、造林、河堤、垃圾处理及群众发展项目等规划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实施,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村级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