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级党支部民主管理典型经验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3-03-18浏览:2390下载294次收藏

村级党支部民主管理典型经验材料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委决策与群众利益诉求有时会产生一些分歧甚至冲突,困扰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面对这些困扰,xx村是如何破解的呢?xx村党支部书记xx的法宝是:“重大事项一律让群众投票表决,群众支持就办,不支持就不办。”

旧村改造看和谐

拆旧建新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xx村成功地进行了旧村改造,向社会展示了一幅和谐民主的美丽画卷。

xx地处xx市高新区,是近几年崛起的一座新村。不经意间,楼群中一座低矮的小平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村干部邹登新介绍:“这户的意思是,用家里的老房子换一套新楼房,一分钱也不拿。但是,村里不是他一户,我们不能破这个例!”这户群众不搬,耽误了5号楼建一个单元住房,损失100多万,还影响美观。村里轮番给他做工作,生产组长、书记都去了,争着拿出自己的房号来让他挑选,结果还是说不通。这户群众最终没有执行村里的搬迁协议,给村集体和群众带来了较大损失和不便。xx村党支部却宽容地处理了这件事情,在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中,特意为这户人家保留了生活必需的水电设施。

几年前,xx村还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集体穷得叮当响。老党员张明堂回想起来还愤愤地说,“上一任班子,村干部自己说了算,搞这个,搞那个都没搞成!”支部班子一盘散沙,集体负债累累,党员群众议论纷纷。2002年2月,上级党委整顿xx支部班子,选一个致富能人当书记,xx临危受命,成了村里的当家人。2003年,xx市高新区西移,xx村被划进了项目区。党支部书记xx果断提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我们要做活旧村改造文章,千方百计为项目搞好服务,实现集体和群众两个增收!”

村里底子薄,部分党员群众思想还根本不上,旧村改造涉及600多户群众的切实利益,问题错综复杂。支持他的党员干部群众都为他捏一把汗。面对老百姓的种种疑虑,xx村党支部决定走出去,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取经”回来,干部群众展开了大讨论。大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楼房能够节约土地,而且周转期长,还可以增值,并且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住楼好处多!”村会计邹平则有顾虑,他说:“村里的底子基本是年吃年穿的日子,虽然盖楼能盘活资产,好处是不少,但是资金怎么来?”

2006年,村里先期筹资建起了第一栋居民楼,出售给愿意住楼的群众作示范。村里建起了第一批房子,价格是每平方米418块6,水、电、气、暖都有。群众到住楼的户家串门,亲身感受到住楼的好处,开始心动了。紧接着,党支部提出了“先建后拆、分批建设、分片拆迁”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让老百姓上楼房不减少收入,不增加负担,不降低生活水平;村集体对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进行补助。

要想实现旧村改造的理想,就得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村“两委”一班人把旧村改造的方案印成明白纸和征求意见表,逐户征求意见。万事俱备,最后投票表决。结果97%的村民同意旧村改造,3%的群众持反对意见,其中2%为经济困难户。村民李汝平说:“村里的事都是大家伙投票定的,哪有个不支持呀!”

    2006年9月,xx开始了旧村改造,搬迁过程中,村集体专门为村里的经营户安排了临时经营院落,保证搬迁不减收,既“安居”又“乐业”。村里把建好的楼房按成本价的70%卖给群众,一平米667。每个户村里补贴9.3万元,除去旧房折价,每户群众平均花三万五万。

2011年5月,xx村19栋居民楼拔地而起,全村649户群众高高兴兴地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唯一一个未拆迁户成了xx村文明进步的见证。

凝心聚力谋发展

    企业进驻项目区,一块一块土地被划作项目用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村级党支部民主管理典型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