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面深入推进都市美丽乡村建设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3-02-21浏览:3004下载250次收藏

 一、建设都市美丽乡村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去年以来,全市拉开了“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的序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发展理念显著提升。推动全市镇村走科学发展道路,在全国率先取消镇街 gdp 考核,实现了由比速度、比总量、比形象向比后劲、比质量、比民心的转变,科学发展理念在农村扎根。二是政策导向基本确立。形成了“2+8”的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了以简政放权、分类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全新体制机制,引导区县镇街立足资源禀赋、发挥自身优势,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我市镇街分类考核做法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三是工作格局全面铺开。加大城乡统筹力度,10个镇街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农村公路、供水管网、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50多万名失地农民纳入城保,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四是美丽乡村初步显现。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关停并转162家“三高两低”企业,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涌现出江宁石塘、六合金磁和大泉等一批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新农村典范,初显美丽乡村现实模样。市委市政府对郊县工作是充分肯定、十分满意的,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京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兼业农户、老人农业、空心农村问题日趋严重,如果任其发展,农村的破败凋敝将不可避免,我们就难以向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交代。现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已经进入攻坚决战期,现代化建设中的城乡居民收入、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现代化水平三大薄弱指标,都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率先基本现代化就难以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南京提出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如果说占市域面积90%以上的农村没有实现美丽,那么全市的美丽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道路。前不久,中央和省先后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成为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二、科学务实推进都市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标准。我个人理解,建设美丽乡村应该是建设新农村的延伸与拓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同步提升的有机过程。立足南京市情实际,“都市美丽乡村”应该符合五个方面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美丽乡村的貌。破破烂烂肯定不是美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更不是美丽,“天蓝、山青、水绿、地净”是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二是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这是美丽乡村的形。工业区与居民区相互掺杂,生产与生活功能混乱,也不是美丽乡村。只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农村才能称之为美丽乡村。三是要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这是美丽乡村的质。美丽乡村不是说只要青山绿水,不要生活便捷。美丽乡村要让农民跟市民一样,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出行、就医、就学、养老等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四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这是美丽乡村的本。贫穷的乡村不是美丽乡村。如果农民一年到头只能填饱肚子,就算居住环境再美丽,也难以称其为美丽乡村。五是要有和谐的社会风尚,这是美丽乡村的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体现不了美丽的内涵,和谐文明、健康淳朴的乡风才是美丽乡村真正的灵魂。总而言之,美丽乡村既要求“形态美”,也要求“内在美”,要形神兼备、美丽于形、魅力于心,这才是广大农民群众期盼的美丽乡村模样。   

  去年以来,我们在建设都市美丽乡村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了如江宁“五朵金花”这样的典型,也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下一步总的考虑是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由都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向示范区拓展。今年要完成老五县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全面拉开1000平方公里建设框架。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江宁、高淳美丽乡村示范区。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浦口、六合、溧水美丽乡村示范区,使五大都市美丽乡村示范区成为展示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成果的样板区、示范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都市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强化四个坚持,突出四项重点”。 强化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与建设相互促进。盲目建设浪费财力物力,低层次的规划建不成精品。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前提是科学统盘、精益求精的规划,关键是高质量建设。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前瞻、适度超前地搞好全市域都市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要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理念,量入为出,集中有限物力、人力、财力,重点打造几个示范片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建设和过程性浪费。二是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村庄美不美,不光要看生态,还要看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是否上水平。要坚持把生态富民、产业转型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同步推进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促共赢。三是坚持功能与品质同步提升。坚持内外兼修、形神共塑,既要注重农村功能性的硬件设施建设,也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素质教育等软件建设,促进乡村外在功能和内在品质双提升。四是坚持个性与共性相互融合。在优化提升生态环境、功能布局、经济发展等共性之美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农村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资源,努力彰显个性之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全面深入推进都市美丽乡村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