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副市长在2013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3-02-15浏览:2734下载209次收藏

副市长在2013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总结全市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分析研究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市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刘市长对开好这次会议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我就做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强监管、保安全,抓标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监管方针,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放心。2012年,全市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9%,兽药合格率为75.3%;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合格率为76.1%;没有检测出“瘦肉精”成分。二是标准化生产有力推进。全市已制定涵盖粮作、经作、水果、畜牧等主导产业的农业地方标准(规范)9个。2012年,全市兴建粮作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区122个、166.79万亩,建成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27.17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258个,申报创建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3个,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不断加快。全市已完成昭阳、鲁甸、巧家、永善、绥江、威信6个县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认定面积达320万亩;全市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99个,“三品”年产量达到63.43万吨;完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个(昭通苹果、溪洛渡花椒、马楠半细毛羊)。四是检测体系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市级检验检测站1个,县级检验检测站1个;在建县级检验检测站5个;立项待建市级检验检测站1个、县级检验检测站4个;启动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已在鲁甸县12个乡镇建成并运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逐步健全,为及时有效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有效实施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虽然我市工业化落后,污染较少,山青水秀、天蓝土净,农产品质量总体上绿色生态。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工作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国际、国内市场形势来看,伴随着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传统关税壁垒的作用逐渐减弱,以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心的技术性壁垒的作用在逐步加强。近些年,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阻碍国外农产品进口,设置了更高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发展中国家经常由于经济实力和实验条件有限,很难达到要求。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中城市也相继实行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如果不尽快改变我市农产品质量状况,农产品生产销售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问题。从近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来看,如果产品的质量安全出了问题,一夜之间就有可能把整个产业搞垮。比如三鹿集团,2007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品牌价值达到150亿元,但毒奶粉事件后企业身价毁于一旦。还有2008年的蒙牛“三聚氰胺”事件、2010年的海南豇豆高毒性农药残留超标事件等。从我市自身情况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更是任重道远,一是安全隐患多,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农业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农业生产环境局部逐步恶化、农产品生产者安全意识不强、农业投入品不合格、农业生产操作不规范、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给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许多隐患;二是标准化率低,传统生产凭经验种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标准化应用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一些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没有完全落实进货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登记制度,农资质量优劣及农资流向难以确定,优质农产品未能体现优质优价,农业标准化的推行任重道远;三是监管能力弱,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基层监管体系建设滞后,县、乡两级普遍存在“缺机构、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等问题,很多监管职责和任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四是检测水平低,我市目前农残检测仍然以快速定性检测为主,这种低检测水平经不起先进地区的市场检验,不能为执法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012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昭通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年例行监测的州市之一。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在昭通抽检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皆为100%;但第三季度在昭通抽检时,蔬菜合格率仅为88.9%,另有一个猪肉样品磺胺间甲氧嘧啶严重超标,检测值达1850微克/公斤。对此,国家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致信省政府孔垂柱副省长,孔副省长和刘市长专门作了批示,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果断措施,加大监督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因此,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充分把握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保障人民健康、维护民生民利、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乃至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
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完善检验检测体系为支撑,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为重点,切实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力争用6年时间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由全省中间水平提升为全省先进水平。具体目标为:2013-2014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主要农产品50%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达130个以上,农贸市场鲜活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5%以上;2015-2016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全市主要农产品65%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三品一标”认证累积达160个以上,农贸市场鲜活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2017-2018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450万亩以上,主要农产品80%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三品一标”认证累积达190个以上,农贸市场鲜活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行。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宣传培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当前,全市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消费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要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为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要广泛宣传安全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类媒体,对农产品质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副市长在2013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