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关于煤炭工业转型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十二五”期间是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煤炭工业发展步伐,笔者就如何促进“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转型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煤炭工业基本现状和初步规划
我市含煤面积约7110平方公里。按成煤时代划分为石炭二叠纪煤田(约23.93亿吨)、三叠纪煤田(约35.43亿吨)和侏罗纪煤田(27.01亿吨)。煤种属贫煤、无烟煤和弱粘煤,初步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10亿吨,其中查明资源储量56.16亿吨,预测资源储量53.84亿吨。现有煤矿76处,选煤厂25处,生产规模3300万吨/年左右,主要集中在xx和子长县,其中xx2400万吨/年。
煤炭资源开发和资源整合成效显著。随着国家对石油产业的国有控制和上划,“十一五”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重点西移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加大对已探明的重点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在xx矿区建成一批大型骨干矿井,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初具规模;地方矿井推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在48处资源整合矿井大力推广长壁机械化采煤工艺,使单井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全市煤炭产量具备很强的发展后劲。“十二五”期间,我市煤炭生产能力将突破5000万吨/年。
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大幅增加。通过对子长、宜川部分区域勘探,初步探明煤炭资源储量预测24亿吨,煤层气191亿立方米,为该区域规划大型或特大型矿井提供了依据。“十二五”期间,将对子长、宜川发现的煤炭资源再一步勘探,预计可新增工业储量53.84亿吨。
煤炭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我市围绕煤炭及煤电、煤化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附加值,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别在xx、子长和宜川规划建设3个煤化工产业园区,将对我市优化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勘探进度滞后。这是制约矿区规划和产业发展关键因素。全市已探明煤炭资源中,xx矿区勘探程度较高,基本已得到规划和利用;子长矿区勘探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宜川区域预查(找煤)报告已通过评审。目前我市地方矿井在生产或建设过程中,反映出地质勘探程度偏低,生产矿井没有进行地质编录和实测,特别是采空区范围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对采掘安排和通风安全造成显著影响,资源整合矿井也因此导致设计频繁变更;宜川区域开发还需普查、详查后才能
政协关于煤炭工业转型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3-01-25 08:29:3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