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5-08-09浏览:2564下载179次收藏

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7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调度会议,主要是采取看现场、听汇报、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的方式,对各乡镇、街道今年以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一次调度检查,肯定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抓住秋季换茬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打一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击战。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结合全县面上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认清我县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届六次、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创收这一总体目标,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带领农民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氛围已经形成。从今年年初开始,各乡镇就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和广泛开展大参观、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对农业结构调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自觉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县直涉农部门,从过去的关心结构调整,变为现在的支持和参与结构调整,全县上下呈现出了齐心协力抓调整的浓厚氛围。高里镇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县市县参观10多次,在本镇召开现场会、调度会11次,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次,通过大参观、大学习,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和调整上的大发展,在全镇上下初步形成了齐心协力抓调整,铺下身子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更加清晰。今年以来,各乡镇围绕“三种五养”八大优势产业,结合当地生产条件、传统优势和市场状况,普遍确定了各自的调整思路和调整重点。固堤镇立足当地产业产品优势,确立了“西瓜东菜、北草南果”的调整思路,争取用2至3年的时间,建成4个万字号工程,即西边以西瓜为主,形成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东边以蔬菜为主,形成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北边依托金苑奶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万亩苜蓿种植基地;以全镇原有的8000亩林果为基础,通过引进技术、改良品种、高接换头,形成万亩林果基地。双杨店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思路也比较清晰,今年以来先后投资600万元,加强了郎东蔬菜公司这一龙头企业的建设力度,增强了辐射带动能力,全镇新发展芦笋2500亩,新发展果园3100亩,新发展冬暖式大棚156个、300多亩。目前看,双杨芦笋、固堤西瓜、朱里大姜、高里甜瓜等一些万亩生产基地已经或正在形成。我县的农业高科技走廊建设,沿途乡镇围绕加快走廊内的万亩大姜、千亩潍县萝卜、千亩冬暖式大棚、千亩优质果园以及肉鸭、肉鸡养殖专业园县建设,也都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开元街道今年新发展鸡、鸭、狐狸、貂等养殖户800多户,规模养殖面积达到1000多亩,其中,总投资700万元的双庙村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40亩,带动起60个狐狸、貂等特种动物养殖户,预计每户年增收2至3万元。寒亭街道新发展花卉600多亩,并已落实调整土地1200亩用于苗木引种,参与种植户达到47家。河滩镇沿高科技走廊的4500亩调整任务已全部落实用于种植瓜菜、林果,今年全镇新发展平地瓜菜2500亩。
三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明显加大。今年以来,为加快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县委、县政府先后近10次召开专题调度会、现场会,对全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调度检查。各乡镇和县直涉农部门也都围绕年初确定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入手,以加快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引导服务与严格奖惩双管齐下,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启动。高里镇通过落实土地流转推动、优惠政策驱动、典型示范带动、搞好服务拉动、明确责任促动的“六动”措施,农业结构调整收效明显。今年新发展高效农业面积7500亩,其中新建冬暖式大棚528个,1900多亩。干部群众高兴的说,今年高里镇抓调整力度最大,效果最好。抓得实,抓得快,抓到了点子上,群众拍手称快。朱里镇今年以来新发展高效农业6000多亩,粮经比例已调整到了1:3。泊子乡围绕植桑养蚕,今年新发展桑园面积2200亩。南孙乡利用春、秋两季已调整落实桑园面积1500亩,枣园面积2000亩。央子镇依托沿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和加强盐田开发改造,今年新发展卤虫、对虾养殖面积4000多亩,滩涂护养面积达到5万亩,精养面积达到1万亩,改造老盐田4万公亩,新上塑苫盐田1万公亩。
    四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服务意识逐步增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乡镇在“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服务性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邀请县内外的农学专家、教授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51期,印发明白纸和各类宣传材料16万份,帮助农民群众销售各类瓜果蔬菜23.5万吨,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5000亩,基本上保证了生产多少,销售多少,既消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又调动起了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县农村信用联社采取五户联保、小额放款的方式,今年已累计发放支农贷款4.1亿元,占全部放款总额的71.4%,为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高里镇西营村今年栽植葡萄600多亩,进入8月份,200多万公斤葡萄上市,销售压力很大,镇上为帮助农民群众解决销售问题,先后派出机关干部10余人次外出联系销路,引来大小客户10多个,村里也腾出村委办公室,无偿为客户和村民服务,保证了全村葡萄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销售一批,进一步调动了村民扩种葡萄的积极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从工作进展上看,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有的乡镇在结构调整工作上仍然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找不到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始终没有大的起色。尤其是县里规划的5条产业带,进展比较缓慢。农业高科技走廊建设进展情况也不很理想。二是从现有主导产业上看,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种养过散、种类过多、规模过小,多以大路货为主,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档次较低,离农业国际化、标准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是从龙头企业和市场上看我县的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市场作用薄弱,再加上我们的市场配套不很完善,交易行为不很规范,市场信息不很灵敏,在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由此看出,我们面临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不容乐观,要圆满完成今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真正达到农业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标准,还需要各级各部门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制约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有的乡镇、有的村农业结构调整进展慢?究其原因,固然有市场、信息、技术、土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最根本的是主观努力不够、落实力度不够、工作的扎实程度不够所致。为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三个方面的主观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对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农业国际化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统一认识是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尽管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分歧并不大,但具体行动为什么不快呢?我认为在思想深处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没解决好。一方面有的镇村两级干部“怕”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