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某区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近三年我区财政收入和财源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xx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快经济发展,培植壮大财源的一系列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发展税源经济,坚持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作为重点来抓,积极培植地方财源,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09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18亿元,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201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 3680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0%,比上年同期增长15.6%。2011年全区财政总收入突破4亿元,完成42816万元,比上年增收6009万元,增长16.3 %。 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632万元,占年度预算23200万元的110.5%,比上年增收4569万元,增长21.7%。
尽管我区在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培植财政增收新亮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我区财源现状为:
1、支柱税源数量较少。我区正常经营企业仅有700余户,加上个体工商户也仅2000户左右,其中,2012年纳税过百万的企业只有42户,纳税50-100万的企业只有36户,纳税10-50万的企业只有128户,其余均为小规模纳税企业,全区匮乏上规模、上档次的纳税大户和产业项目,导致财源无支柱,纳税无骨干。
2、旅游财源集聚不够。旅游业是我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我区人口规模小,财政收入少,旅游对财政贡献率低。究其原因:一是旅游企业提供的税收较少。二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市场占有率低,旅游农业、旅游工业发展不快。三是旅游产业抗风险能力弱,旅游税收增长不确定因素多。
3、工业财源后劲不足。我区工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究其原因:一是700余家正常经营企业中多为小企业,税收过亿仅1家,过千万2家,过五百万11家。二是城区小企业创业基地规模小,工业产房不足,不能满足旧城改造规划对厂房的供应。三是景区内禁止设立新厂,且实行所有工厂外迁。四是罗亭工业园内企业刚刚新建,不能立即投入生产,产生规模效应。
4、农业财源基础不牢。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弱。其原因:基础设施不健全,近些年投入虽有增加,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的状况仍未改变;内部结构不合理,且极易受自然灾害、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市场变化影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产销脱节、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常有发生;龙头企业少、经济效益低,特色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
5、非公有制经济财源增势不强。一是投入总量小,社会投入占投入总量偏低。二是发展环境需改善。主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识还不够强,亲商、爱商、护商的氛围和措施还需提高。三是市场竞争力不强。流通型企业多,生产型企业少,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6、投资财源效益不佳。投资带动消费和产业扩张,同时也带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非税收入增加。如投资房地产项目,受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影响,严重影响我区财政收入。
二、加快区级财源培植、促进财政增收的建议
1、夯实增收基础,巩固现有财源。将培植财源的着力点放在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支持现有优势产业发展上,着重抓好现有的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入园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支持现有优势产业和园区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江中集团全年完成税收15000
某区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2013-01-09 20:07:0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