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武胜发展现代渔业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1-05浏览:2139下载155次收藏

发展现代生态渔业 努力打造“川东水乡”  

—武胜发展现代渔业的思考  

   

近年来,武胜县坚持把水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来抓,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用于扶持水产渔政事业发展,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头、业主积极牵动、千家万户参与的生产格局,水产渔政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被列为广安市水产产业化重点县、四川省水产产业化示范县、水产发展基地县。笔者就该县水产渔政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对现代生态渔业发展谈几点思考意见。  

一、基本情况  

武胜的水域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一江(嘉陵江流经武胜117公里)、四河(长滩寺河、兴隆河、复兴河、走马河),74条小溪、85座水库、3872口山坪塘、413节石河埝,支干河道总长达352公里,总水面35万亩,其中天然水面22万亩,工程水面3万亩,宜渔稻田10万亩,是农业部确定的10个渔业经济工作重点联系县之一。  

二、发展现状  

(一)渔业产业突破发展。一是发展专合组织。该县积极培育渔业专合组织,加快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培育各类养殖大户3700户,其中100万元以上的大户25户,10万元以上的1635户,累计发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3个。二是培育产业企业。该县制定了多项现代渔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落实水域、资金、土地、水电等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育水产龙头企业,推进生态鱼基地、现代渔业园区、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计划在城东商贸新区建设水产品、鱼佐料精深加工厂,延伸水产品加工链条,助推水产业发展上规模、提档次。三是强化安全监管。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取缔塘、库、堰化肥养鱼及嘉陵江网箱养鱼,引导养鱼户发展生态绿色水产品养殖。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实行水产生产安全监管制度,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对养殖户进行宣传、培训,督促其做好各项生产、销售、用药等记录。每月对辖区内养殖户、销售商进行例行检查和突击检查、抽查,确保水产品安全。  

(二)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一是推进渔业新村建设,积极发展稻田生态养鱼。该县把渔业新村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范畴,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鱼。在三溪镇新建稻田生态养鱼基地2000亩,其中厢沟循环式稻田生态养鱼1000亩。在白坪、飞龙新建泥鳅生态养鱼基地650亩,在烈面、万隆、石盘新建泥鳅生态养殖基地500亩。二是发展生态渔业基地。计划引进重庆世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嘉陵江龙女湖生态养鱼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生态有机鱼2400吨,产值近亿元。三是建设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引进业主,在嘉陵江白燕溪两岸建设占地200亩,集渔业生产、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  

(三)渔港码头效益突显。嘉陵江武胜渔港是经农业部、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009年第四批扩内需中央投资项目,总投资580万元,占陆地面积8.56亩,于2010年3月开始动工。主要建设码头 260米 ,交易市场 1090平方米 ,进港道路 1585平方米 ,渔政执法综合管理用房 484平方米 ,于2011年9月全面竣工。渔港码头可同时容纳200只渔船停泊和上岸交易,水产品交易市场日交易量达20车次、200吨。渔港的建成投入使用,结束了该县长期没有渔船专用码头的历史,满足了渔船安全停靠、渔需物资装卸、水产品交易的需要,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   

(一)渔业产业化程度低。一是渔业产业化规模生产所占的比例小,生产分散,不能充分整合利用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武胜发展现代渔业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