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12-17浏览:2168下载206次收藏

乡镇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政法综治精神,准确客观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找准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普立乡综治办就全乡2012年度的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对平安创建的满意度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我乡社会治安总体评价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5%。调查表明,当前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治安、环境污染、教育问题、腐败现象、社会保障。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是入室盗劫、抢劫抢夺和人身伤害。  
本次调查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全乡二个村委会,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40户家庭,成功访问了40名符合抽样要求的16岁及以上人口的居民,分别就公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心理感受、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公众对政法机关工作的评价等22个问题展开了访谈。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社会特征      (一)性别比例。4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1人、占77.5%、女性9人、占22.5%。
(二)年龄结构。本次调查以16岁及以上人口为对象。在被调查者中年龄在16至19岁的1人、占2.5%; 20至29岁的11人、占27.5%;30至39岁的13人、占32.5%;40至49岁的10人、占25%;50至59岁的4人、占10%;60岁以上的1人、占2.5%。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来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生活主体的中青壮年人所占比重为被调查者总体的97.5%,他们对社会安全措施的认知和对社会安全的真实感受体现了民情民意。      (三)受教育程度。文盲2人、占5%;小学文化5人、占12.5%;初中文化12人、占30%;高中文化9人、占22.5%;大专文化5人、占12.5%;本科及以上7人、占17.5%。      (四)职业分布。工人3人、占7.5%;公务员2人、占5%;文教科卫体人员12人、占30%;务农农民19人、占47.5%;个体私营企业主1人;占2.5%;进城务工、经商农民2人、占5%;其他1人、占2.5%。被调查对象涵盖了普立乡的各个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公众对当前我乡社会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普立乡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活动,加大了严打整治工作力度,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使我乡的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群众对目前居住地治安状况和以前的比较评价,调查表明,95%的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持肯定态度。认为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很好”、“较好”和“一般”的被调查群众所占比例95%,认为“较差”的仅为5%。群众对居住地治安状况好转的评价与对治安环境的总体“安全感”基本一致。      三、当前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原因及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公共秩序混乱居首位。通过近年来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使我乡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刑事犯罪已不再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首要原因。影响我乡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原因依然是公共秩序混乱,可见我乡迫切需要大力整治公共秩序,健全防范网络,集中力量,多头管理,协调配合。      (二)社会治安仍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次调查以当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社会治安、教育问题、腐败现象和社会管理,其他问题按居民关心程度及选择比例为生活保障和两极分化。
(三)“两抢”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在调查的违法犯罪活动中根据群众的选择意向分析,突出的问题依次是未成年人犯罪、入室盗窃和抢劫抢夺。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和入室盗窃问题突出。且女性作为弱者持此观点的比例高出男性3个百分点。
(四)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欠佳。维护居民安全感仍存在薄弱环节。这说明居民居住环境治安仍需加强。     四、公众对政法机关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调查表明,群众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工作是较满意,群众对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满意度达到62.5%。从群众对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评价结果看选择“打击有力”和“不太有力”的占90%,认为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有力”的只占42.5%,说明群众普遍希望继续推进“严打”整治斗争。      五、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应采取的措施
(一)重视发挥村委会组织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村委会组织具有维护村间治安秩序、高处邻里关系、化解家庭及人际矛盾的作用和功能。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村委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村委会组织协调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调查显示我乡还有四成多的群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高,缺乏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勇气。
(三)公众认为目前增强了安全感。我乡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和改善。但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的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调查表明增强安全感是当前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根据被调查居民的看法和意向选择的结果及人数比例依次为加强巡逻改进装备、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增加警力、迅速破案,可见增强群众安全感应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通过近年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平安创建工作。加强当前侵犯公民人身安全的治安防范网络和工作体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大治安巡逻力度、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公正执法、高效履职。把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作为重点,认真开展帮教活动。抓好各村委会群防群治组织建设重视发挥,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必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法制宣传教育。要大力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使得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特别要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不被别人伤害,同时又不伤害别人,强化道德意识,尚荣明耻;第二,要加大打击违法犯罪力度。要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施行重点管理,要打得准,打得狠,震慑邪气,维护社会正气;第三,要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力量,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更要抓紧处理好问题。很多群众越级上访就是因为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到位所致。既要处理好新发现的问题,也要稳妥处理好久而未决的老问题。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尽力为民解难题,加强防控密度,加大打击惩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社会治安状况也将进一步好转,公众安全感也将进一步提高。   

普立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乡镇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