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农村中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意;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意;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意。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
学校人文环境,是指学校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
马克思说过:环境是人改变的,但环境也能改变人。因为人的意识是可以改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受什么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转变。
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提升人的素质,塑造和谐的团队,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学校人文环境令人甚忧,特别是农村的部分小学。导致不良人文环境的因素很多,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综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不少教师心智迷乱,经不住诱惑,丢失了原有的理想和信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占据上风,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他们份内工作马虎干,份外工作不得干;有钱就干,没钱不干;不谈奉献,只求索取;不讲组织纪律和原则,只要组织照顾。
二、学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无
农村中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本文2012-12-10 19:52:0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