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卫生防疫站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2-12-08浏览:2156下载181次收藏

xx区卫生防疫站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xx区卫生防疫站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等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全站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紧紧围绕xx区工作中心,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工作体系,以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力度,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进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职工思想作风及业务素质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1、我站高度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工作,把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来抓,以党和政府满意、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唱讲学做创”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站工作实际,一是在建党九十周年庆祝活中组织全站职工高唱红歌;二是引导全体干部群众以郭明义等先进人物为榜样,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三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大部分的干部职工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连续加班,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城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国文明城迎检工作。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站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2、为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我站积极选派技术骨干参加省、市业务部门举办各项培训班30余人次,组织职工开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更好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卫生监督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以疾控绩效考核工作为契机,规范管理,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㈠、认真完成疾控绩效考核工作,使防病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是科学评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程度及成果,是促进和完善疾控机构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及综合能力,推动和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基本公共职责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县级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辽卫函字[2012]167号文件精神,按照《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我站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指标、实施全员培训、完善基础数据、整理装订档案、开展绩效评估等工作,有力有序地完成2009、2010、2011三个年度的绩效考核工作。按时完成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能力等共计8类35项104个指标的上报,及时将考核指标相关数据全部录入国家管理系统,三个年度的自评结果全部为良好,且每年度自评结果明显优于前一年度。市卫生局考核现场评审专家对我区绩效考核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㈡、围绕预防控制重点疾病,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1、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及时调整应急小分队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保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进一步完善了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按《辽宁省卫生应急储备目录》要求,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并每半年进行一次更新、清点,做到了账物相符。库房内应急物资、设备摆放整齐,标识清晰,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提供了保障。
3、制订预案、认真培训演练
我站编制了《xx区卫生防疫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专项应急预案。与卫生局共同完成了2012年霍乱肠道传染病的应急演练工作,我站积极认真地设计了演练方案,在市疾控及站内相关人员的帮助支持下很好地完成了今年的演练。
㈢、免疫规划工作常抓不懈,科学有效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1、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常规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加强对全区适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管理,做好生物制品的计划、领取、发放、使用、接种统计、上报和分折等工作,建立建全冷链系统,保证每月冷链正常运转,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使用疫苗,努力做到不漏种、没有误种,基础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截止9月30日接种疫苗数量为:脊髓灰质炎疫苗7921人次,百白破疫苗7518人次,麻疹疫苗3757人次,乙肝疫苗5463人次,乙脑疫苗4045人次,流脑疫苗6794人次,甲肝疫苗2364人次,白破疫苗1468人次。
2、强化免疫接种工作:2012年开展了甲肝疫苗查漏补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三次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在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中,区卫生局、卫生防疫站的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导组,积极组织、协调辖区内接种门诊配合,组织人员认真进行摸底调查,卫生防疫站人员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完成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其中甲肝疫苗查漏补种接种儿童1311人次;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完成接种1813人。接种率90.65﹪;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常住及流动儿童共补种273人。
3、免疫相关疾病主动监测工作:每旬对脊髓灰质炎、麻疹和破伤风进行主动收搜,主动监测,每旬报告,报告及时率达100%。对afp疑似病例6例、流行性腮腺炎101例、风疹66例(有3起暴发疫情)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率100%。
每天对风疹、腮腺炎病例进行网上查询,发现病例及时核实,特别是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地方发现病例立即与校医取得联系,及时对病例进行隔离,场所进行消毒,对疑似病例没有就诊的学生,各学校卫生老师报告区卫生防疫站,我站立即到学校核实、处理。
4、免疫规划常规管理:坚持每月召开例会制度,实行一苗一训,熟练掌握每种疫苗的接种对象、接种部位、剂量、方法和禁忌症及异常反应的判段,充分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将市疾控中心文件精神及时传达给基层预防门诊医生,以便更好的落实到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中。每年对接种门诊医生进行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5、免疫规划宣传:4月25日“预防接种日”我站开展了以 “接种疫苗 宝宝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市民了解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增强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信心。为更好地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我站向辖区内所管辖的11个预防接种门诊, 传达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此次宣传活动,全区共出宣传横额2条,电子屏幕9块,参加宣传人员62人,发放宣传画册200余份。发放免疫规划疫苗宣传材料5000份。
    ㈣、认真做好疫情管理工作,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每天至少四次登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系统和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认真审核、订正、查重传染病报告卡片,每天对预警的聚集病例进行监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2012年1月到10月1日我区共发生传染病2646例,较去年同期下降8.8%,传染病预警118起,排出114起。每月对全区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做出质量评价。4月份、8月份对辖区内26家医疗单位进行《疫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的两次培训。全年对辖区内县级以上单位医疗单位各检查两次,每家卫生院检查一次。
2、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每日密切关注辖区内两家定点医院及妇儿医院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对发生在幼儿园、学校的手足口病病例认真进行督导检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工作,2012年我区共发生手足口病82例,流调率100%,无暴发疫情,督导幼儿园9所,停班9次。
3、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外环境监测工作,尤其着重对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学校、建筑工地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5月至9月每月对海产品进行采样检测,均为阴性。对外环境水进行监测,均为阴性。
4、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
⑴、加强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和检测:每天对艾滋病网络直报病例进行审核。2012年共报告艾滋病20例,性病3种135例。在加强艾滋病性病疫情检测和检测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新增病例全部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了首次随访,流调率100%,首次随访率100%。至今存活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人8人,本年度死亡1人,随访率为100%,cd4检测比例为85.71%。二是实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2012年共对713人进行自愿咨询检测,并按规定日期录入上报,其中hiv待复检1例、梅毒1例。艾滋病抗体筛查检测5276人次。共使用省、市下拨试剂7盒,快检试剂6盒。三是完成国家哨点监测工作,2012年4-7月对400名fsw进行调查问卷和采血,并完成了录入上报。
⑵、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外展干预流动人口1121人次,发放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2年卫生防疫站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