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质监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近年来,xx市质监局坚持“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核心理念;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坚定地把“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抓增长点”落到实处。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时刻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势,找准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切入点,有效发挥了质量管理、质量监督与执法打假、标准化、计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测试等职能,确保了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为建设繁荣和谐xx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坚持以质取胜战略 助推地区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13个旗市区政府和xx市政府均出台了质量兴(旗)市工作方案,质量兴市工作开展率达100%。在去年市政府公布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已把质量兴市、技术标准战略、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纳入其中。制定了《xx市2011-2015年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其中42个产品列入作为中短期培育计划。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20个自治区名牌产品。积极推动诚信体系建设,xx合适佳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被自治区局批准为质量信用a级企业,为进一步增强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提高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打造“诚信xx”起到了表率作用。
为充分发挥能源计量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作用,我局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赢得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批准印发了由我局代起草的《xx市政府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我们还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了能源计量专业知识集中培训,制定下发了《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明确了总体任务、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按照自治区局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我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能效测试和节能技改,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市特检所抓住有利时机,取得能效测试资质,监察、检验积极配合,已完成近400台在用锅炉的能效测试工作,能效测试工作排在自治区前列。
《纲要》颁布实施后,按照国家总局及自治区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市局制定了《xx市学习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规划》和“xx市学习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工作方案”。为更有效地领会和把握《纲要》精神实质,5月份市局举办了由各旗市局分管质量的副局长、业务办主任、企业厂长、经理等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宣传贯彻《纲要》学习班,参加人数121人,编印“质量发展纲要学习资料”200册。质量月期间,在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大礼堂举办《纲要》宣传贯彻质量论坛。全市质量兴市的成员单位和180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论坛活动。“质量月”期间,全市制作、播放各类公益广告110次,悬挂、张贴条幅和宣传画58张,制作展板21个,发放宣传资料3700份,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发表专题文章或信息报道152篇,出动执法人员1480人次,查办案件36起。按照贯彻实施《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任务要求,完善地方质量奖励制度,积极推进市长质量奖的评审;推动地方政府实施质量安全绩效考核,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我局代政府起草了《xx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实施意见》和《xx市质量工作暨食品安全工作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现已完成各单位征求意见,市政府已拟定颁布,这必将为全市质量兴市活动的继续深入开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让大地丰收百姓富足
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立足地方发展需求,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地方农牧和旅游业提供技术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开创了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引领新农村科学致富。xx是被国家列为牛奶、牛羊肉、大豆、专用小麦、木材等优势农牧林产品的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亿公斤以上,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148万头只,年木材采伐量近300万立方米。近年来,我们会同农业、科技等部门,在xx市开展了七个国家一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项目涉及到奶牛养殖、小麦和高油大豆种植、高寒地区蔬菜和黑木耳种养殖等方面,取得了以科技护农惠农、服务三农的良好成效。
畜牧业是xx鄂温克旗的主体经济,是广大牧民世代相传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2008年《新农村新牧区脱贫致富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落户鄂温克旗,2009年被国标委评为国家级优秀项目。在示范区建设中共引用标准36个,制定企业标准138个,并根据当地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把奶牛饲养技术标准汇编成册发放给牧民,不定期地深入牧户开展标准宣贯,有针对性地举办了奶牛养殖、疫病防治等多期培训班,通过深入细致地指导牧民实践,按标准喂养的4个月的小犊牛相当于过去的一周岁的状态,奶牛的体魄强壮了,牛奶的产量也提高了,真正给牧民带来了实惠,牧民的养殖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标准已成为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示范区的建设推进新牧区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年中,示范区建成了标准化饲草料种植园区、高产奶牛养殖区,建设了人畜饮水、划区轮牧的节水灌溉工程,饲养管理模式从原始全年放牧饲养方式,转为半舍饲和草场轮换方式;组建了合作组织,建设了现代化牛羊屠宰加工厂,延长了产业链,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了基地与牧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实施了“三化”草地保护工程,治理了沙化、退化、盐碱化的草场,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也达到了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牧民的经济收入也大大地提高了,以巴彦托海嘎查为例,奶牛的数量由原来的2000头增到了2783头,奶牛产量由原来的6000吨增加到10000吨,牧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4700.00元上升到现在的12000.00元;农牧民利用农业标准化所获得的剩余资金集体创办了沙石场、环保墙体材料厂、特色产品加工厂,取得了更
质监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本文2012-11-23 17:31:18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