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7年启动运行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着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抵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能力,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重大难题。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监督管理和制度完善方面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合作医疗的监管,让合医资金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本人通过调查走访,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基本情况
全乡所辖5个行政村,39个村民组,总人口16230人,在2010年全乡参合人数为14533人,参合率达95%。在2011年参合人数为13763人,参策,合率达88.72%,根据国家和我省目前的筹资政策和标准,我乡在2010年共可筹集资金2470610元,自筹资金290660元,2011年共筹集资金3165490元,自筹资金412890元,上级财政补助资金2752600元。参加合作医疗的行政村覆盖率达100%。2009年全乡报销补偿资金1573058元,在2010年全乡报销补偿资金1390465元,有769人获得补偿,在1000元以下的515人,补偿298498元,1000元以上的224人,补偿629305元,在5000元以上的21人,补偿272382元,在10000元以上9人,补偿190280元。
二、工作成效
(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是关心农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乡合医办坚持为患大病的参合农民报送合医款项,真正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三赢局面。
(二)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不断得到改善。从2009年至2010年全乡报销补偿资金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刺激了农民的医疗消费,原来没钱看病、看不起病或放弃治疗的农民能看得起病了,小病及时看,防止进一步发展恶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恶性循环。据调查,我乡农民的就诊人次和住院人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实施农村合作医疗,是为农民实实在在地减负,也是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事,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经过实践,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经办机构动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筹资机制,形成了分类指导、家庭帐户、门诊报销和大病统筹为主要补偿模式的运行机制。
(四)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我们把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改善基本条件,提高整体服务功能,作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结合我乡实际,制订了《高水乡村卫生室基本标准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了规范村卫生室服务“六统一”标准。全乡所有卫生室都在进行新一轮标准化改造,预计年底即可完成改造任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措施
(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措施得力。实行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乡村干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责任制,依靠强有力的领导措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乡合管办组织机构和办事程序,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多部门协调配合,卫生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管理体系。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合作医疗监督组织,加强了对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督力度。使农民从交钱参加合作医疗到就医、报销的全过程以及经办机构、医疗机构履行职责的行为都有章可循,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运行。
(三)广泛动员,宣传到位。利用召开大会、干部会、受益群众现身说法、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印发明白纸、制作宣传单、开办宣传专栏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集中宣传发动,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特点、重要性、筹资方式、补偿范围、管理办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互助共济意识,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参与到新型合作医疗中来。
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卫生服务功能薄弱。乡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与农民群众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设备老化,基础设施落后等,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
(二)农民交纳参合资金的积极性不高,从我乡2010年、2011年参合比例来看,要么因经济贫困没有能力交纳,要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信任、对合作医疗质量和服务不满意,对看病收费不透明而不愿意交纳;参合农民保障水平不高。目前,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平均补偿只有1800元左右,一旦农民得了大病,需要自付的费用太高,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值得思考。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现行制度中,卫生部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它既要代表需求方购买卫生服务,又一定程度上代表医疗服务提供者。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医疗保障部门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卫生行政部门要调节和平衡卫生服务供给者和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者的利益,实现“适度保障”难度很大。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的问题依然存在,少数医疗机构开大单、乱检查、开贵药、有意拖长住院时间,一些药品报销后仍高于医药公司的价格,群众对此反映较为强烈。现在,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加大了监督管理机制,出台了从门诊、用药、药品购销、住院都出台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在真正监督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如我乡合医办人员1人,有定点医疗机构13个,十几个医疗机构上万人的工作,合医办就搞业务都存在困难,虽 然我们制定了好多管理措施,但在落实力和执行力上,合医办根本无法对各定点医疗进行一一审核。
(四)、农民缺乏信任感。
首先是农民对政策缺乏信任感。造成农民对政府政策怀疑的主要原因,一是在2009年前,我们合医政策制度不健全,使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坚持下去半信半疑;二是2010年前把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而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收费”和完成“参保率”等指标任务上,使农民对参合惠农政策不信任。
其次是农民对地方干部缺乏信任感。造成农民对当地干部信任度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干部对农民的承诺长期不能兑现,形成的不宽松的干群关系;二是一些干部在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时工作方法过于简单甚至粗暴,诱发农民的对立情绪;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本文2012-11-23 00:25:4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174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