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精神巡回宣讲稿
党的十八大精神巡回宣讲稿
大家上(下)午好!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安排部署及有关要求,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共同组织到各党委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巡回宣讲活动。今天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因为在座的不少是从事多年党务工作者及老村书记,对十八大的学习和关注比我更清楚和了解。
11月8日—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大会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向世人昭示了我们的旗帜、道路、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新概括、新要求、新任务、新部署、新举措,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今天就跟大家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十八大报告的重要精神。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
一、五年工作回顾十年经验总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一、五年工作回顾十年经验总结
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不管是个人也好,单位也好都需要经常的总结,每年年终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年终述职报告,单位个人尚且如此,作为一个党,一个有着九十多年历史,有着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老党,更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总书记一上台就对过去五年的工作以及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做了实事求是的总结。
肯定了这五年、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同时也非常坦率的讲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在观看胡锦涛同志作报告时,发现成绩一笔带过,问题认识深刻。作报告、开总结会,我们都有一个印象:总结成绩长篇大论、洋洋洒洒、面面俱到,生怕哪点成绩没有说到;而说到问题,几乎都是无关痛痒、泛泛而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生怕问题抹杀了成绩。然而,胡锦涛作的十八大报告,反其道而行之:说成绩的仅有两小段,谈问题的就专门有一段,篇幅基本为2:1,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说成绩没有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之表情,说问题却有认识清醒、反思深刻之凝重。大家可能注意到,胡锦涛讲到“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时语速较快,而讲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时语速相对较慢,几乎是一句一顿、一句一抬头深情凝望台下的代表们。听到这里,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了胡锦涛同志的忧患意识,感受了共产党人身上的责任、担当和光荣使命。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通过这五年、十年的回顾,得出一个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结论,就是科学发展观。
对于科学发展观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科学发展观从2003年提出至今已快十年,十年里中央非常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十二五”把它作为主题,但是写进党章表不等于简单自动的写进了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心里。尽管中央这么重视,尽管这些年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学习这么的到位,但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这十年来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么到位那么深入。或者说,我们今天的发展还没有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还没有做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在实践当中也不难找到。因此,总书记在报告当中讲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没有讲科学发展的内涵、本质、要求,这在十七大上已经做了全面、深入的阐述,这次他讲的是贯彻落实的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侧重科学发展观对实践的转化。并且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历史定位:“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把科学发展观上升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起,就把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此后,随着时代的要求,相继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虽然在十七大的时候写进了党章,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指导思想这么一个高度,直到这次十八大才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史册。因为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能够影响党员干部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果不把它上升到这个政治高度的话,在实践当中就可能会出现就算我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你也把我无可奈何的情况,不然为什么快十年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社会总是得不到一个比较好的贯彻落实呢?但是当它成为指导思想,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靠它来指导的时候,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作为行动指南,领导干部在考虑问题、进行决策、采取行动之前必须要去考虑在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所以,总书记在五年十年工作回顾的时候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验总结出来,并把它上升到的应有的政治高度来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前进。这是总书记报告的第一部分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如果说科学发展观是这五年、十年工作的经验总结的话,那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这五年、十年,甚至是过去30多年,过去90多年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启示。
从邓小平在十二大的时候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始,历次的党代会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就知道,从十三大到十八大,每次大会主题的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如: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没有变化过。用报告中的话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代表着方向,是希望。不仅关系到党的命运,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毛主席曾经讲,社会主义就像一面旗,只有这杠大旗立起来了,大家才知道该往哪里走,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那么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讲,这面旗帜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并不是这么的清楚。这次在党的最高会议上第一次作了系统论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至于社会主义道路该怎么走,则是一个艰难的探索的过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胜利之后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些探索为日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但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也经历了曲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就面临着走什么路的问题。要走什么样的路?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那个时候有三种选择,第一种,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就是坚持走老路。第二种,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来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改旗易帜的走全盘西化的邪路。第三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结成败得失,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邓小平在十二大的时候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顿时拨开云雾见青天,豁然开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民开始埋下头来,聚精会神的搞经济建设,一心一意的谋发展。这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和发展,得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样的背景下,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环境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捍卫并且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使改革开放出现了新的局面,也增强了人民的信心,继续坚定不移的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但是这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在不断的发挥的同时,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比如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唯gdp论的观念、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效率优先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兼顾公平的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一些人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质疑,有些人开始怀念毛泽东时代贫穷但平均的社会主义,主张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路,走老路、走回头路。也有一些人,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好,主张向西方学习,全盘西化,改旗易帜的去走“西化”的邪路。面对这些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声音,总书记在报告当中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路。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完成了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们成功的避免了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容的应对了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其中的任何一项就已经是很了不得了,我们基本上全部实现了。我们不否认老祖宗有好的东西,这些好的东西我们要传承下来。我们也不否认西方道路有它的优点,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照搬照套是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前苏联学习西方的民主亡党亡国就是前车之鉴。就算我们要去学,也是根据自己的国情,结合自身的实际来学。归根到底,立足中国自己的实际,走自己的道路。
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成就这个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总书记这句话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作了宣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出真知。我们既然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那么也应该要有自己的道理。要在实践当中去提炼自己的理论体系,来解释这条道路为什么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部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称作是“三部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大家知道,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面临着挨打、挨饿和挨骂三大问题,历史交给毛泽东的使命是使中国人民不再挨打。挨饿的问题就交给了邓小平,所以邓小平理论首先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要解决中国人挨饿的问题。江泽民时代要解决挨骂的问题。江泽民执政之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共产党就成为西方社会的眼中钉肉中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军事威胁、资源威胁、人口威胁等等,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回答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得起考验,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前进,怎样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问题。到了胡锦涛时代,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怎么跟世界相处,为此中央提出建立和谐世界。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个三部曲系统的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建设一个怎么样的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没有毛泽东思想?前段时间有媒体谣传说要把毛泽东思想从党章中删除,更有海外媒体暗示中国要把毛泽东思想抛弃。这要给大家做一个解释。新中国的历史,不管是中国特色社会的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就像接力赛一样,一段一段的给力,一代一代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邓小平提出,以他为起点,因此把邓小平理论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但实际上早在毛泽东时代,从毛泽东开始就已经在做探索准备了。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一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功不可没的。因为他是基础,是理论源头,所以没有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而不是要抛弃毛泽东思想,相反,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是说在不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那个思想,那个理论可能会不同。大家知道,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到现在,实质上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指导思想,从共产党成立到建国初的一段时间里面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之后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之后又一个新的时期里面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在指导。这次十八大报告当中,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说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在党的指导思想中,科学发展观将是占非常主导的地位来引导中国社会向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除了道路和理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被写入党的报告。邓小平曾经讲过的一句话:“还是制度靠得住”。制度就意味着规范。邓小平最早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观念提出来,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大家并不清楚,只能通过实践去摸索,因为没有标准,也没有规范,摸着石头过河。但是随着这三十多年的实践,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可以对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总结,上升为制度固定下来作为依据。目前,我们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的形成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一步走向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长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三大成就。正因为有这三大成就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才能够被高高的举起。也正因为有了这三大成就,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百倍的信心。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总书记提到了自信的问题,要求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市场经济下,各种各样的思想都会渗透到中国社会当中,面对这些异质思维,尤其是西化思维的时候,我们要坚定信心。不要动不动的和西方比较,觉得西方的月亮比东方圆。要知道西方国家能有今天的发展用了一百多年,我们才几十年。而且他们的发展是通过战争、掠夺来取得第一桶金的,大家都知道第一桶金有多么重要,而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乃至牺牲闯荡出来的。今天中国社会上的各种抱怨其实在每个国家都存在。现在美国人、欧洲人也不见得比我们好,他们自己也在伤脑筋,不知道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我想,通过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要这样一种自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沿着这条路走,解决这些问题也花不了一百年的时间。像总书记说的,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就一定能够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家要有这样一个信心。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
党的十八大精神巡回宣讲稿
本文2012-11-21 21:55:01发表“演讲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159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