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务局2008年—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规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2-11-19浏览:2846下载254次收藏

商务局2008年—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规划

     几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培育新型工业集群,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较好地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商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2008年-2012年工作总结
      (一)招商引资稳步推进
我局自始至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菜单”放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做到了招商引资领导、时间、精力、财力的充分集中。通过强化工作责任、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招商平台,使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五年来全县共引进项目53个,合同引资514.8467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68.2687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为47.98%,外贸出口能较好地完成市商务局下达的任务。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荣获全市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1、引资总量不断攀升
xx县2008年—2012年9月招商引资情况
时  间 引进项目(个) 引进资金(万元) 实际到位(万元) 同比增长(%)
2008年 6 107000 82569 37
2009年 12 3095848 88348 7
2010年 13 244570 163800 85.2
2011年 15 903015 180970 105
2012年
1—9月 7 798034 167000 5.7
合    计 53 5148467 682687 47.98

     2、招商质量不断提高。一是项目投资规模化。五年来引进了石煤综合开发、xx黄金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巫水流域三级电站建设、年产10万套竹套门和20万套实木门等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1个。二是资金来源外向化。我们招商引资主要着眼于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外省投资已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来源主体,五年共引进省外项目17个,外省到位资金27.2254亿元。三是投资方向产业化。我们注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初步形成了以高椅古民居、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为龙头的旅游产业,以鸿森木业、康奇瑞竹制品加工项目为龙头的竹木精深加工产业,以若水、长寨、小洪电站为龙头的水能开发。
      3、招商成效较为明显。一是促进了财税增收。我们注重高品质、高税收、高效益项目的引进,促进了县财政收入的逐年增长;二是促进了人气的提升。通过大力推介优势资源,不断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广交朋友,扩大影响,招商人气日益旺盛,许多客商主动上门咨询政策,寻求合作,并前来我县实地考察。三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通过招商引资推进企业改制,盘活资产,财政包袱明显减轻;通过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为破产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平台,化解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商贸物流快速发展
      1、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拉动农村消费,我们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覆盖、强化直营、扩展功能、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促进消费”的总体思路,加快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步伐。截止2012年我县共建设改造农家店119家,解决了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问题,为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奠定了基础。
      2.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成效显著。自2009年家电下乡和2010年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启动以来,我们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简化补贴手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购买积极性。同时通过开展打击借“家电下乡”等名义销售假劣产品专项整治活动,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据统计,截止2012年9月底全县已备案家电下乡销售网点48家,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网点21家, 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6256台(件),销售金额达11841.41万元,财政兑付补贴1539.39万元;汽车、摩托车15153辆,销售金额10593.64万元,财政兑付补贴1189.2万元;家电以旧换新1905台(件),销售金额673.23万元,财政兑付补贴60.64万元,全县3万多户农民受益。家电下乡政策的顺利实施,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激活农村消费需求,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3、圆满完成了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为了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提升xx县域经济竞争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文件精神,我县2008启动了县城商业网点规划工作,2011年5月上旬委托xx商学院从事商定网点规划工作的专家组建课题组,在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走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对xx现有商业网点进行实地考察后,根据《xx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的基本框架,结合xx县城商业网点现状及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趋势,编制了《xx县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年)》(意见征求稿),今年4月1日在政府第48次常务会上审议通过。
      4、大力推进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根据县人民政府2012年工作目标任务,“大力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千社百品工程”、“新网工程”,构建日用消费品、物资、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四大连锁经营网络”的要求,一是根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1〕8号)和《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市再生资源及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怀政办函〔2012〕10号)等文件精神及市商务局统一安排部署,今年2月底启动了我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成立了xx县再生资源和汽车行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3月份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行清理摸底,拟定了《xx县2012年至2015年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草案)》,并于今年4月1日提交县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进行了审议,县人民政府同意安排土地用于我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目前我县共有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经营企业(个体)79户,其中乡镇38户,经营面积10421平方米,从业人员205人,年收购量4569吨。二是今年6月份完成了全县的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行业调查摸底工作,并形成了调研报告。截止2012年6月底我县在工商注册登记的法人新兴服务行业企业(个体)共有204家,从业人员1153人,年经营收入6961万元。其中餐饮业164家,从业人员575人,年经营收入1442万元;家政业3家,从业人员85人,年经营收入200万元;连锁经营5家,从业人员204人,年经营收入4000万元;美容美发23家,从业人员100人,年经营收入259万元;物流配送3家,从业人员39人,年经营收入550万元;物业管理6家,从业人员150人,年经营收入510万元。
      5、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一是继续推进农贸市场、集贸市场的建设、提质改造。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和《xx省商务厅关于报送农贸市场标准改造规划的通知》(湘商建设[2012]25号)文件精神,2012年3月份对全县农产品市场进行了摸底调查。目前我县共有农贸市场27家,共计占地面积73321平方米,共有摊位7418个,全年交易额4.628亿元,带动9980人就业。根据我县实际编制我县农贸市场改造(2012-2014年)规划,并向省、市商务部门上报我县22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和9个拟新建农贸市场项目规划,同时还将我县22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项目纳入了《xx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三)市场运行监测不断加强
为确保市场供应平稳安全有保障,将全县119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和县城4家大型超市作为市场运行监测点,并督促指导监测点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同时,重点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市场,特别是粮、油、肉、蔬菜等“米袋子”、“菜篮子”等商品的市场监测工作,组织重点流通企业做好产销衔接工作,保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此外,针对商品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市场监测,撰写市场运行监测报告,引导市场理性消费,积极为扩大内需服务。及时完善城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预案,保证重要商品物资的市场供应,有效应对市场异常波动及抗灾救灾重要商品物资供应,保证市场稳定。
     (四)市场监督工作常抓不懈
     1、加大酒类流通执法力度,规范酒类市场。严格按照《xx省酒类管理条例》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对酒类流通市场的监督管理。对县城区和乡镇的酒类流通市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理整顿,特别是节假日我们把县城区的宾馆、酒家和酒类经销商作为检查的重点。按照酒类流通溯源制度,对酒类商品从出厂到消费终端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要求各经营业主在经营活动中必须开具《酒类流通随附单》,建立进货销售台帐。通过不定期的执法检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商务局2008年—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