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特色农业青田田鱼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
稻田养鱼 稻鱼双收
——湄潭县特色农业青田田鱼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
鑫 达
我国有句农谚说: “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利用稻田,鱼稻并作,不仅能坐收渔利,还能使水稻增产,是典型的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业。“稻鱼共生系统”工程的发展和推广,无论对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湄潭县从浙江省青田县引进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田鱼并试养成功,全县步入了培育新的水产产业的轨道。
一、青田田鱼在湄潭的养殖背景
青田田鱼原产于浙江省青田县, 2005年5月16日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之一。2007年,在浙江大学的帮助下,引入青田鱼养殖。几年来,结合湄潭县气候、土壤和养殖习惯,对稻田养殖青田鱼进行了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模式。养殖的青田田鱼不仅保留了其色泽鲜艳、形态优美的特点,且具有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鱼刺少,利于食用等特点。同时还表现出生长快、适应性强、习水性好、抗低氧等优势。2012年,全县计划发展稻田养殖青田鱼面积3万亩。
二、青田田鱼稻田养殖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根据稻田养鱼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的特点,湄潭县提出了“围绕产业投项目,建好项目促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组织各乡镇认真实施,将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了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做到思想早发动,措施早安排,任务早落实。
二是精心选点、合理布局。按照全面选点和非均衡推进的办法,将项目实施重点选择在水源、交通和群众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乡镇,其余乡镇则根据自身自然条件安排实行。
三是出台政策,加大投入。2009年3月,县政府印发了《湄潭县2009年“稻鱼共生系统”——青田渔业实施意见》,明确每年新发展青田田鱼2万亩。同时向上争取资金投入鱼苗种场建设,专门用于青田田鱼的繁育,并将退耕还林的后续项目资金每年近50万元全部投入青田田鱼的发展。几年来县政府投入青田鱼发展经费1500万元,主要用于鱼苗投放、基础设施改造、组建专业合作社和青田鱼销售的补助。同时还积极开展养殖模式探索,在稻鱼共生的基础上衍生出“藕鱼共生”、“稻-鱼-禽”、“稻-鱼-蔬”等养殖新模式。2011年,对示范区的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配套解决了水渠、杀虫灯等设施设备,完成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面积2558.35亩,示范区养殖成功率达90%。
四是加强指导,强化管理。由技术部门负责鱼苗繁育后的统一供给、统一投放标准及规格,保证鱼苗质量和存活率。按照养殖技术管理的要求,集中对农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每周在示范点上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实行跟踪管理和服务。
三、青田田鱼稻田养殖前景及效益分析
实践证明,“稻田养鱼、稻鱼双丰收”,不仅能增加农田的经济收入,又可防病治虫害,改善生态环境,能立体和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很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养殖,扩大种群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西部“三农”建设,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是品质优良。青田田鱼营养丰富、色彩鲜艳,含有丰富
湄潭县特色农业青田田鱼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
本文2012-11-08 10:17:14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950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