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纪实
村党支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纪实
走进xx乡xx村通村公路建设现场,看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一条宽阔笔直的道路雏形已展现在人们眼前。可就在一个月前,这样的事情是大伙儿想都不敢想的,因为一起源于5年前的矛盾纠纷一直制约着这条通村公路的实施。
多年“纠纷案”,制约发展主障碍
xx村母早寨与xx三组群众矛盾纠纷于2007年产生,主要原因先是母早组在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时需占用xx三组的部分荒坡地,但xx三组群众因征地赔偿问题拒不同意,使得正在施工中的搬迁户被迫撤离该地另寻它址,后是修建xx村通村公路需要征用母早寨部分群众的田土,母早寨群众同样誓死不让,使得通村公路工程被迫取消,至今仍为烂泥路。
此起矛盾原因错综复杂,调解非常困难。一是涉及面广,为寨与寨之间,直接牵扯双方的100多户、500多名群众。二是矛盾争执激烈,双方先后3次发生严重冲突,差点酿成群体性事件,县公、检、法、司等部门曾多次到场疏散群众。三是掺杂有经济损失纠纷,难度大。四是时间久,怨气深,矛盾日益加剧。所以多年来,这起矛盾纠纷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调解,进而影响到通村公路的实施,导致村里种出来的很多农产品运不出去、烂在田头,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着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勇立“军令状”,找准问题突破口
今年,经过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xx村通村公路项目再一次得到立项,于7月2日正式落实,要求于8月中旬前必须完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和多年未解的矛盾纠纷,xx村党支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项目落实的当天下午,村党支部书记蒙敏奇立即组织村支两委、组长和部分党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会上,蒙敏奇支书通报了公路项目的争取、落实和完工要求,对项目的意义和成败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用“一事一议”的工作方式来加以解决,并研究制定了调解方案,使大家在认清当前困难形势的同时,更加坚定信心、统一思想,以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投入到调解工作中去。为了让调解工作取得实效,蒙敏奇掷地有声地立下“军令状”:“这件事情处理不下来,我就不当这个村支书!”。在他的影响下,与会人员逐一作了表态发言,均表示不完
村党支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纪实
本文2012-11-01 16:54:4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