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党和国家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农村确确实实需要新生力量的补给,需要新生力量去搞活农村的经济,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大学生村官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须深入思考与实践,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我担任桥西村主任助理期间,通过走访干部群众、实地查看和查找资料等方式,对桥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获取了很多材料,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调研报告。
一、桥西村基本情况
1、村情概况
桥西村位于施官镇西南方,与坝西村、杜岱村、施官村同乡,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水美、空气好,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共有30个村民组,972户,总人口3984人,其中党员102人。据统计我村有水稻田300亩,农地600亩,林地5000万亩,茶园3000亩;果园530亩,主要农产品有桃子、栗子、西瓜、胡萝卜、南美梨、葡萄、辣椒、白萝卜、玉米等。村内资源有黑钨矿、沙土、石墨。近年来该村立足长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建设,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以党员带动群众,以先进带动落后,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不足。
2、桥西村班子情况
桥西村共有6名村干部,其中包括支部书记、村主任、妇联主任、计生专干、文书、组织委员。桥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村里的全面工作。现任的桥西村村干部都是40刚出头,与其他村比桥西村的领导班子算是年轻的。村干部的工作主要分三块:1、围绕镇党委布置的中心工作,比如说社会抚养费征收、新农保、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危房改造政策的落实。2、处理村内的矛盾纠纷,不把问题上交,把矛盾化解在基层。3、招商引资,改变桥西村的产业结构。桥西村共有12个生产队,每两个生产队划分为一个片,其余的六名村干部每个人负责一个片,每个片上的事由片长处理,并定期向书记、村主任汇报。
3、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同时,村里引进的工业项目亨大饲料有限公司,占地50亩,施官轮窑厂,占地30亩,不仅拉动本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本村100余人的就业问题。
桥西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主要收入来源以粮食种植、养殖为主,而种植主要以稻麦为主,经济作物比较少。外出务工收入是其中重要的副业收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桥西村已经成为村容整洁、民风淳朴,农民生活水平、思想意识不断提高的新农村。
二、桥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知识水平较低,与外界接触有限,大多数村民还只是过着农忙干活,农闲务工的生活,“重男轻女”、“好逸恶劳”等典型错误思想在少数人身上依然存在,“重农轻商”思想在广大村民中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
大学生村官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2-10-26 17:18:3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