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村级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2012年村级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xx村位于xx镇南部。座落于倒流河西岸,形成一条龙型的村庄链,厂杉油路穿村而过。在我们新一届村党总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村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基本情况
xx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设一个党总支部,三个分支部包括(老干党支部、xx党支部、阿邑寨党支部),8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17名,其中预备党员8名。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推进党建工作中,自上而下开展了“三级联创”、基层组织建设年、“一户一技能”、党员责任岗等等一系列党建活动载体建设,为基层党建搭建了有形化建设的平台,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作用。然而,受一些制约条件的影响,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反馈,在实施基层党建活动载体建设中,还存在不少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创新力度不够。个别党组织对党建有形化活动载体建设认识不够,对载体创建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抓得不够扎实,成效不明显。如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简单
地理解为以经济建设成效决定党建工作好差,以“硬件建设”代替开展活动、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等,出现党建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没有真正把开展党建载体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存在“嘴上说要管,安排上少管,忙起来不管”的思想,还没有真正重视党建载体工作,没有看到活动载体给群众和农村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效应。二是部分基层党员的素质、能力与党建载体建设需求不适应。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不够高、年龄偏大,带头致富的本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力度不大。一部分党员年龄老化、本领弱化、知识贫化现象较为突出,思想保守,进取意识不强,对开展党建活动载体理解不透、重视不够,存在敷衍了事的问题,导致一些党员参与载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创业带富的本领不强,没有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作用。三是党建活动载体类型较多,部分党员干部不能完全适从。近年来党建载体多达十几种,而且还存在旧的尚未抓好、新的已部署安排的现象,没有过多的精力真正抓好抓实党建活动载体建设,出现了疲于应付、难以适从的问题,致使不少党建活动载体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四是激励措施力度不大、缺乏创先争优表彰机制。党组织承担直接落实党建活动载体的职责,但由于受客观影响,既无力对开展工作突出的党小组及先进党员进行激励补助,开展党建活动载体建设缺乏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没有平台来定量好与一般、一般与差之间的差距,一定程度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影响了党建活动载体建设的深入开展。“四议两公开”的实施,进一步落实了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也为村干部的工作减轻了阻力。
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科学组织。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行与实施。,制订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各自然村通过张贴标语、版面、喇叭广播、召开党员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内容、程序和操作方法,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开展培训,深入推进。为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发展经济,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作用,,入村开展巡回报告,积极推广学习典型做法, “学用”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他们明确程序要求,保证在实践运用中不出偏差。认真开展各村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知识培训,组织学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使大家能结合本村实际灵活掌握,注重创新。目前,全村培训村组干部、党员达160人次,村民代表30多人次。
(三)完善制度,加强指导。。健全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等制度,完善了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制度,为广大群众参与村委会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督导检查,落实责任。专门成立督查组,深入各村组,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总结经验、提升水平,全面有效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同时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情况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进行不定期督导,对落实不到位,推进不积极的村组进行责任追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五)突出核心,全民参与。在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过程中,我们切实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村级重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由村民自己选,能够真正严把政治关、能力关、结构关,把素质高、重声誉、懂村务的群众选为村民代表,使其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管理人,成为村干部的智囊团、监督员。重大事项公开,过程让群众参与,使农民群众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各项权益得到保护,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两年来,通过“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基层组织对于人才的需求,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问题:一目前全镇村级现任干部补贴待遇普遍偏低,与大学生村干部工资对比反差太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任村干部在对待工资待遇方面存在不平衡心理状态,希望上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增加村干部补贴待遇标准;二是对大学生村干部的续聘、公务员招录以及提拔使用,目前没有明确性政策,使部分大学生村干部仍然心存疑虑,对发展定位、个人取向方面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希望上级能够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扎下根,待得住,干出成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
2012年村级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2012-10-22 12:20:1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