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苏区干部好作风成为党员标签
让苏区干部好作风成为党员标签
一、背景与成因
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和苏区精神重要发源地之一。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团结带领百万老区人民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推动赣南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对于都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的考量。去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于都县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为载体,结合“治庸、治懒、治散”和“抓三治兴三风”等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县直机关工委围绕中心,紧贴实际,适时开展了“苏区干部好作风”党员示范岗评选活动,引导、激励下辖201个基层党组织(含22个党总支、179个党支部)的3475名党员,深入一线争先锋、作表率、创一流,在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中再现苏区干部好作风,再创新时期“一等工作”。
二、做法与特色
1.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于都县以“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载体,通过弘扬红色长征文化,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在增强于都红色文化的时代特征中进一步培育干部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在拓展于都红色文化教育中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建设幸福于都的热情。于都县聘请专家,组建了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宣讲队,让伟大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成为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以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纪念馆为轴,以长征源小学为面,以重走长征路为线,整合形成了“一馆一校一路”的长征精神党员教育基地。积极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了解长征历史,体验长征精神,宣传长征文化。组建了“长征源”合唱团,为来自全县70余个单位的110多名干部职工打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合唱团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宣传汇演,还到北京、邻县开展交流汇报演出,合唱团已成为宣传和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的有效载体。
2.以“三送”活动为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意识。
围绕市委“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全覆盖常态化工作要求,引领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建功立业、创先争优。一方面着眼于全覆盖,确保每一位干部都参与联系服务群众、每一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采取“双线”覆盖,按照县领导联系乡、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进工作人员挂职锻炼(“三联系一锻炼”)的方式,从县直(驻县)单位抽调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组建了137支“三送”驻村(社区)工作队,安排到全县376个村(社区)开展“三送”工作。全县2061名县直(驻县)单位干部、1485名乡镇干部,按照结对联系5至20户群众的要求,联系35640户农户。另一方面着眼于常态化,确保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前移、渠道畅通、服务到位。组建了“三送”信息与服务中心,开通了96333“三送”服务热线。全县统一印制了20余万份联系牌、连心册、连心卡,张贴、发放到每家每户,同时采取上门家访、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定期回访等形式,开展“民情家访”,畅通了群众与干部的联系渠道。
3.以“三治三提”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永葆先锋本色。
结合“发展提升年”活动,坚持一手抓教育管理,一手抓惩治查处,强化机关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党员干部永葆先锋本色。部署开展了“三治三提”(治庸治懒治散,促进工作提速提质提效)专项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庸、懒、散”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于都县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全县认真开展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活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实施步骤和阶段性目标。同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围绕改进作风,增强党性修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这一目标,通过集中学习、到长征精神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作风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心灵的忏悔》、《身边的警钟》等警示专题片、召开民主生活会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增强警示教育活动的实效。
4.以万人评议为手段,检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成效。
分别设置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表》、《乡镇党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表》、《党员创先争优群众评议表》、《党员2011年“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群众评议表》等评议表格,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分类评议。在评议中,采取“不定向评议”的形式,在政府网站开设了“万人大评议”专栏,将党员干部名单在网站公布,所有群众、网民可以对单位和党员干部进行评议,并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对收回评议表和群众所提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对评议情况进行汇总。评议结果向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反馈,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与此同时,把群众评议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任用以及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专项表彰的重要依据。对群众评议满意度低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根据群众评议反映的问题,从群众最需要的工作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让“万人评议”活动真正成为“试金石”。
三、成效与反响
于都县通过开展争创“苏区干部好作风”党员示范岗活动,让党员干部接了地气、增了底气、长了灵气,起到了让群众满意、使干部乐意、为发展助力的“多赢”效果,基层党建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干部作风得到改进。把“抓三治兴三风,干部作风万人评”、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等工作与“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全覆盖常态化工作紧密结合,在全县上下形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的作风,爱岗敬业、狠抓落实的作风,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作风,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作风,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和凝聚合力。
二是城乡面貌得到改变。在农村,围绕脐橙、生猪、油茶、商品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让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同时,帮助乡村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路网、电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城市,通过选派干部到项目建设一线和征地搬迁一线挂职锻炼,一批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多条“断头路”顺利畅通。
三是干群关系更加和谐。通过在县、乡、村三级搭建干群联系“直线通道”,多渠道、联动式地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以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让群众对党员干部打分、评议等评价考核机制,促使党员干部提升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
让苏区干部好作风成为党员标签
本文2012-10-14 16:08:23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