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市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10-14浏览:2466下载299次收藏

关于我市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7月9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调研组来我市就城市社区居委会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实地查看了海东路街道体校巷社区、麻花板社区、巨海社区的建设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安俊,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兰俊生,市民政局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加了座谈会。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社区居委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进社会建设过程中优先推进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功能建设和自治能力建设。把社区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初步构建起具有xx市特色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和服务体系,社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市现有社区224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自有总面积约75000平方米,平均自有面积330平米,其中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300平米以上的社区145个,社区工作人员3224名。截至年底,我市将新建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2.4万平方米,争取实现所有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面积达到300平米以上;我市还将社区办公经费列入市、区两级财政年度预算之中,其中市财政为每个社区补助5000元,其他部分由区财政列支补贴,社区办公经费建立按财政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机制,今年市四区按照自治区要求开始逐步落实6万元社区办公经费的标准;我市制定了《xx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对所有社区工作者实行事业编制管理,将逐步建立起社区干部任用、培训、考核、监督、管理新机制。从2008年开始,每年为社区公开招考200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计划连续招考5年,到2013年基本实现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从而改善了社区干部的生活待遇、政治待遇;政府还先后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启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全市社区信息化工程。
     (二)社区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共出台了42个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推动全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45个部门50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社区建设工作政策研究、协调指导力度,成立了社区工作办公室,在市四区单独设立了社区办,切实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社区建设组织领导体系。 今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全力推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服务管理精细化、人性化的总体要求,把社区居民住宅、驻区单位、商业网点、公共场所,依据“四类人员”(低保人员、流动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企业离退休人员)比重大小合理划分成单元网格,对应网格建立党小组和服务管理队伍,通过日常走访、排查,掌握重点人群、重点部位的服务需求和基本情况,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排除安全隐患,积极维护社区居民的各项权益。
  (三)社区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
     我市社区把公共服务作为一项基本的工作内容,构建了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在市级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区级建立市民服务中心,城市基层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全面整合各部门在社区自建的工作平台,把民政、计生、劳动、社保、公安等部门的89项工作,全部纳入社区服务站集中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在社区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社区便民查询点;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全市办公场所在300平米以上的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目前,全市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的社区15个,设置床位243张,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日间照料服务。
  二、我市社区居委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目前,街道办事处、社区的办公及服务用房不足且自有率低,产权不清,无产权情况偏多,给社区办公场所达标和开展正常的社区服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社区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社区职能发挥不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群众与居住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社区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高。但长期以来,政府各职能部门把工作交给了社区,社区干部把主要精力用来应对政府行政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功能被弱化。没有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居民自治,自治色彩淡薄,居民参与程度不高,凝聚力不强。
  (三)社区经费不足。社区经费始终处于短缺状态,尤其是服务和活动经费短缺,且经费来源形式单一,目前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入,经费的紧张使许多社区服务活动难以开展,社区干部专业技能的培训受到制约,严重制约着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层自治组织干部队伍不稳定。居委会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服务不能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基层工作人员流动快,大学生进社区工作考得进来,留不住问题较严重。各级政府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干部队伍的培养、关心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相关政策,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
  三、对我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管理制度。我市社区规划和建设标准为:社区工作用房面积120平方米以上,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应包括: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警务室、多功能室、“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网和社区宣传栏。建议政府在各旗县区民政局(社区办)建立社区工作用房产权管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更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
  (二)建议政府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由旗县区民政局(社区办)管理审批,未经审核批准的服务事项,社区不予承担。属于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硬性摊派和转嫁给社区,不得以行政命令直接向社区分派任务和下达指标;应由社区协助的事项,要为其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有关经费按规定转入社区专户;凡委托给社区组织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要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进一步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认真履行社区网格的工作职责,真正实现服务管理工作目标,使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在基层表达,服务需求能够在基层满足,矛盾纠纷能够在基层化解,构建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三)完善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对社区资金投入力度。为充分保障社区居委会合法权益,提高社区资金使用效率,在社区实施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居财区管”,即在市四区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由财政、社区办共同监管的社区专户,将预算内的办公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由社区提出使用计划,经财政、社区办依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审核后直接拨付;此外社区居委会也可通过低偿服务、社会支持等方法拓宽筹资渠道,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社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各街道社区还可以争取本辖区结对单位的支持,推动本辖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使社区资源得到共享。
      (四)推进社区居委会干部的规范化管理。为实现社区干部队伍的规范管理和有序流动,社区干部的管理要由街道直管变为街道和区级部门共管,建立社区“两委”负责人备案制度。调整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负责人和调动社区干部,要经区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社区办)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如果社区干部数量不足,要由市四区政府拿出计划,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作为补充。对招聘上岗的社区大学生干部,工作未满3年不得调离岗位,市、区机关和街道不得以借调、轮训等各种名义使用社区大学生干部;实施社区绩效评价和干部岗位津贴制度改革,落实社区干部职业水平津贴、岗位津贴、届期津贴制度。

关于我市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