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林业局关于高原特色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9-23浏览:2159下载277次收藏

县林业局关于高原特色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市、县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大会精神,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全县高原特色林业发展现状,找准发展瓶颈,理清发展思路,统筹谋划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县林业现代化进程,现将师宗县高原特色林业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接广西,东临贵州,地处红河、文山、广西百色三地间,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5镇3乡,109个村委会(社区),7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万人。师宗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县,气候温凉、雨水充沛,是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横断山区立体气候,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发展特色农业条件优越。近年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重大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化发展环境为载体,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强化森林保护、深化林权改革、加快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生态与产业共进、保护与开发并举、改革与发展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林业产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重要支柱产业。到2020年,力争建成100万亩以上生态公益林,100万亩以上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60万亩以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林,1000万株绿化观赏苗木“四大”林业基地,实现林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森林蓄积量超1000万立方米目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左右,基本建成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一)全县林业发展现状。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51.7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0.3%,其中有林地面积149.4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9.3%;灌木林地面积53.79万亩(其中特灌37.3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1.4%;疏林地面积1.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0.6%;苗圃地面积0.1万亩;其它林地面积46.9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8.7%。森林覆盖率53.8%。森林资源总蓄积量为533.764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分蓄积319.5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59.86%;人工林分蓄积量201.142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37.68%,散生木、四旁树蓄积13.122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2.46%;森林年总生长量34万立方米。2011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4.39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14.62%,是2005年的3.82倍。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63.25:22.68:14.07,林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重要产业。

(二)林业生产基地建设情况。目前,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建设83.39万亩(国家级68.79万亩、省级14.6万亩),完成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95.8万亩,以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5万余亩,以红花木莲、滇朴为主绿化观赏苗木基地建设600余万株,建成占地600亩的滇东地区较大的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1个,建成以非洲驼鸟、野猪、七彩山鸡、狐狸为主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9处,培育具有师宗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1条(菌子山—凤凰谷—南丹山)。

(三)林业生产组织形式基本情况。以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组织为抓手,探索推进“公司+基地+林农”及“公司+合作社+林农”模式,以优势林产业和特色林产品为依托,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在林地上分,在管护上合;在种植上分,在经营上合;在管理上分,在服务上合”及“统一经营、统一造林、统一管护、统一采伐、共同发展”的林业经营新机制,不断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林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生态化水平。目前,全县共组建林农专业合作社12个,申报并经省林业产业协会认证为“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木材深加工企业2户(师宗华海木业、云南司珈尔木业)。

(四)林业专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林业服务体系。建立林业要素市场,为广大林农提供信息、政策、培训等各类服务,为林权交易、林业行政审批、生产技术指导、政策法律宣传等提供规范、高效、便民的服务场所,以优质的服务助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在大同工业园区木材交易市场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综合楼,组建了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提供林权流转交易、林权登记、林权抵押贷款咨询等服务。二是设立政务中心林业服务窗口。在县政务中心设立了林权管理、行政许可办证、林业规划调查和资产评估、林业抵贷款业务、林业咨询等“五大”窗口,切实为林农和企业服务。三是搭建林木交易平台。在大同工业园区建设了占地600亩的木材交易市场暨木材加工基地,引进浙江华海木业、云南司珈尔木业入驻深加工,木材较2005年每方上涨500元左右,林农切实得到实惠。

2、建立健全林业管理体系。本着“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构建以管理、执法、服务三大职能为主的林业管理新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林业部门分块执法、职能交叉、力量分散、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开展林业综合执法。整合现有力量,县级成立林业综合执法大队,乡镇、林场设立林业综合执法中队,为社会提供简便、高效的执法保障服务。成立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实行林业执法统一归口管理。二是改进林业管理方式。从转变营造林工作机制、改进森林资源管理方式着手,将林业工程与林农对接,采取措施让林农能够参与荒山造林、速生丰产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保证林农享受与林业重点工程配套的资金投入政策。同时,按照“公益林管严管死,商品林放开搞活”的原则,不断深化林业管理,对公益林、天然林实行严格保护,对人工商品林,本着促进增产、增收和保障发展的原则,依据《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严格执行限额采伐。

3、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一是对涉农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逐一审查,对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将收费标准、收取办法等逐一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同时,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检查监督、案件查处等各项制度,严禁乱收费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开辟对森林火灾、有害生物、雪灾、风灾等自然灾害保险业务,不断提高农民抵御林业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低保费、低保额、保成本”的原则,化解林业经营风险。

二、主要做法

(一)抓统筹兼顾,巩固拓展优势产业。师宗县发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区位、气候等优势明显。依托优势,我们科学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突出特色化发展,统筹兼顾保护、发展、开发,激活了林产业大发展大提速。一是巩固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设成果。在林改的推动下,产权主体明晰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促进了林产业发展投资多元化,林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全社会投资发展的热门行业。师宗县抢抓先机,突出政府引导,年预算投入400余万元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年可撬动5000余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林业局关于高原特色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