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司法警察立功材料

栏目:申报材料发布:2012-09-10浏览:2068下载223次收藏

同病魔抗争  建辉煌功业  

——申报xxx同志记#等功事迹材料  

   

xxx,男,195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历任某某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支队筹备组负责人、司法警察支队支队长,现任某某市人民检察院副调研员,主持司法警察工作。部队转业分配市检察院工作10年来,该同志以检察事业做为第一生命,三次因重度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两次120急救,他谢绝省市院领导要求他住院治疗的要求,走下急救台重返工作一线。他说,“个人生命的延续过程只不过是工作和事业的附着体”。作为某某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创业者,他满腔热情,呕心沥血,执著进取,无私奉献;他不畏艰难困苦,善于调查研究,敢于创新实践,引领法警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打造市院窗口,突破全省榜首,跻身于全国前列,开创了某某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特色的辉煌历程,建立了催人的业绩。2010年5月法警支队被评为“全国、全省检察机关法警编队管理示范单位”, 检察长批示:市院机关各部门要向法警支队学习,进一步提高创先争意识,促进全市各项检察工作深入发展。6月,市院机关开展了向法警支队学习热潮。几年来,法警支队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处室”,市院“精品工程”和“队伍建设示范区”;在全省法警比武竞赛中荣获“集体一等奖”;连续五年被市院评为“先进处室”、“最佳文明处室”;2002年以来法警工作每年位居全省前三位,连续四年被省院评为优秀等次;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法警”。某某市《某某人大》以“围绕检察职能铸造最高品牌”为题刊登某某市院法警工作经验,高检院《检察队伍建设》连续三年转发某某法警履行职责和创先争优工作经验。为谱写某某检察事业新乐章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点定位  打牢工作基础  

2002年,xxx挑起了组建法警支队的重担,那时的某某检察机关法警工作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法警工作处于无机构设置、无履职警察、无管理模式、无规章制度、无配套设施的“五无”状态,面对一系列困难,xxx勇于担当,他说“没有就创造”。为此,他先后走访了市法院、公安局有关支队,听取本院自侦、刑检部门行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以建设精干、规范、专业、高效的法警队伍为目标,在规范法警机构、选齐配强人员、营创履职条件上狠下功夫,为某某法警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勤宣传促机构设置到位。2002年3月借地方进行机关机构改革之机,市院院党决定设立司法警察支队,xxx受命协助院领导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他不厌其烦的向市委有关领导和编委宣传新形势下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对于依法办案、规范执法、确保安全的重要性,得到了市委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及时采纳意见,积极协调,妥善办理。当年,市院和9个县院编委均批准设立法警支(大)队,规格与其它内设机构同等,是全省检察机关一次性全部落实法警机构唯一的领先单位。随着司法警察职能作用的不断强化,xxx又从强化职能、理顺关系的角度,向市院党组宣传建议在法警支队内设立两个法警大队,2008年初,院党组批准了此项建议,使市院法警机构的职责更加明确、分工更加合理、管理更加顺畅、保障更加有力。抓编队促人员选配到位。法警机构设置之初,法警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年龄偏大的多、不是科班出身的多、开车打杂的多,法警编配的少、符合选配条件的少、新进法警的渠道少,无形给选配法警增加了难度。为解决制约法警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瓶颈”问题,xxx深入基层院对法警的现状进行调查论证,向市院党组提出了着眼实际,选好配强、宁缺勿滥、合理调整、落实归队,让武装力量真正强起来的建议,得到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全市两级院党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究法警的配备和归队问题。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市两级院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任了法警支(大)队长10 名,占配备人员总数的18.4 %,并从每年新进的军转干部和检察机关内部中遴选思想好、素质优、身体强、年龄轻的同志充实到法警队伍之中,较好地改善了法警队伍的知识层次和年龄结构,为法警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解决了青黄不接、力量薄弱的问题。目前,全市配有司法警察84名,占检察编制人员总数的9%,达到高检院规定法警配备标准,强有力的保证了检察工作需要。重硬件建设促履职条件到位。市院法警支队办公室原来分布在院办公楼的二、四楼,建筑面积不足60平方米,不仅办公地点不集中、管理难落实、工作不方便,而且办公设施陈旧、装备缺少、保障跟不上,直接影响到警务活动的开展。为给法警营造一个办公、办案和履行职责的良好环境和条件,xxx不辞辛劳到省内外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建设经验,为院党组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决定调整办公楼付一楼面积达800平方米的13间房屋作为司法警察的办公区和院里的办案区,院里经费紧张,他多方争取经费按照“六个一”的标准,为每个法警配一套办公桌椅、一组资料柜、一台电脑,为每个办公室配一部电话、一台空调、一台饮水机。筹措资金9万余元,按照高检院警务装备配备的标准,购置了一流的必配和选配装备,使法警的履职条件和工作环境发生了根本好转。办案工作区建设后,xxx结合实际,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制定了《某某市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规定》,强化办案区管理,规范执法行为,2007年11月该院的办案区被省院一次性验收合格,授予“合格办案区”牌匾,是省院首批3个达标的市级院之一,成为该院对外展示执法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省院和安徽、湖南等省市相关领导及部门100余人次来院视察观摩法警学习教育、办公、办案秩序规范化建设,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原省检察院检察长称赞说“你院法警支队建设和办案工作区规范化管理是我见到的最好一个”,原市政协主席称赞说“你院法警工作规范化建设,是我市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学习的榜样”,工作经验在《某某人大》刊物刊发。在市院法警支队的示范带动下,所属基层院法警工作受到本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法警的工作环境和履职条件都优于其它内设科室,极大地增强了法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推动了全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建设的快速发展。  

   

从严治警   带出一流警队  

xxx深知,队伍建设是法警工作的基础工作,抓队伍必须锲而不舍。抓教育突出一个“常”字。建队之初,法警来自各个不同的部门,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信心不足,他就对司法警察的思想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疏理,针对个别法警思想不稳定、认识上有偏差的倾向,采取个别谈心、生活帮助等方法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并在支队开展“三写”活动,既每人每年至少写一篇调研文章、写一篇信息报道、写一篇经验材料,提高对法警工作的思想认识,引导和教育司法警察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使法警较好地克服了“位卑责重”、“低人一等”的思想,守法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市院法警袁宝成原在业务部门工作,是院里一个有“争议”的同志。2007年被确定归队后,xxx多次找他促膝谈心,关心生活疾苦,帮助化解思想“疙瘩”,并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使他在团结紧张、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思想得到了感化,成为支队一名得力骨干。2009年5月在一次奉命参与搜查嫌疑人方某的住宅时,不明真相的方某女婿手持一根木棍突然从门外撞入家中,企图对检察官行凶,被他敏锐发现,迅速予以制服,避免了一起重大办案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院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法警支队以严带队伍、以情聚人心,教育锻造了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全市先后有30名法警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有13名同志荣立二、三等功。抓管理突出一个“严”字。司法警察作为一支带武装性质的队伍,要 “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就必须具有严明的纪律、良好的风貌、过硬的作风。他从点滴入手、从小事抓起,把日常穿衣戴帽、警容警貌、值班值勤和请销假等日常工作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制定学习、考勤、办案安全等12项制度,始终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锻造了一支团结协作,战斗力顽强的过硬队伍。2008年3月,市院反贪局、反渎局和高新区院等6个单位,在办案区办理多案连续9天,法警支队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全力保障,连续出警15次24人,没有一人误事、没有一人请假、没有一人回家,赢得了全院上下的广泛赞誉。十年来没有一名干警违法违纪和违反各项规章制度。抓练兵突出一个“精”字。他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关于司法警察“一熟、两懂、三会”的要求,立足实际,着眼提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司法警察立功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