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09-08浏览:2453下载190次收藏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xx州始终注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创新,从2003年开始,就将竞争机制引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实行以分流人员、面向市场承包养护为主要内容的养护体制改革,设置了州、县市养护机构,实行招标养护,养护体制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到2007年,根据国务院及省政府养护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按照“7351”的政策配套,以宾川县为试点,全面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的养护主体责任, 12个县(市)地方段升格为副科级机构,110个乡(镇)全部挂牌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初步形成了以奖代补的管养机制;2011年,在总结、推广的基础上,推行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工作,实行了日常养护造价和计划管理、路况信息动态公示、信息化管理、养护员责任制、计量支付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基本形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
截止2011年底,全州列养里程共15240.442公里,桥梁593座16293.85延米,地方管省道及县道优良路率为63.8%,经常性养护率99.16%,绿化率70.57%;乡道优良路率27.4%,经常性养护率55.38%,绿化率41.2%;村道优良路率18.7%,经常性养护率45.49%,绿化率35.22%。全州州级、县级、乡级全部成立了管理养护机构,共有管理养护人员1278人,其中:州级17人,县级154人,乡级专职77人、兼职164人,村级协管员866人;县级路政管理机构70人,乡(镇)和行政村兼职人数356人。全州各县市共配置养护机械42台(辆),其中: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1台,挖掘机2台,推土机3台,装载机12台,压路机13台,自卸汽车2辆,碎石机3台,搅拌机1台,综合养护车1辆,混凝土切缝机1台。
  二、存在主要问题
在新形势下,群众的出行要求有了新的提高,不仅要行得通,而且要行得舒适、行得安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新问题。
  一是农村公路管养难度大。xx州山区面积占总面积83.7%,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多分布在山区,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有14485.2公里,占总里程97.1%,管理难度大。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受资金制约,标准低,缺陷多,弯多坡陡,抗灾害能力低,每年水毁严重,养护成本高。随着大丽高速、二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矿山、料场原料运输频繁,超重超载车辆增多,对沿线农村公路造成一定的损坏,增大了养护压力。
  二是县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仍未充分体现。目前,乡村道里程11321.3公里,占总里程的75.9%,虽然国办发〔2005〕49号文件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了县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公路的养护责任主体,但通过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乡(镇)人民政府管养工作力度极为薄弱,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无法承担农村公路管养任务,养护质量难以保证,如何把行业行为转变为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之一。
  三是养护资金不足。养护资金来源单一,分配比例失衡,列养里程数大,养护资金无法满足正常养护需求,严重制约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就2010年来看,全州农村公路列养里程达14913.114公里,省补养护资金4849.62万元,其中,省补资金80%用于大中修工程,用于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水毁抢修、设备购置与维护的资金仅有977.4万元,平均每公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用不足655元。州县配套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无法律依据,目前全州有5个县仍未将地方配套养护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养护资金来源不稳定。
  四是经常性养护率偏低。近年来建设项目增多,人工工资和物价上涨增幅较大,而现有的县道养护承包单价较低。因此,农村青壮年愿意从事养护承包的人数很少,随着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专业的养护技术和机械操作人员严重短缺。对养护工的考核计量制度不健全,沿袭多年的承包养护形同虚设,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大部分养护工拿了工资后不上路养护或突击养护,日常养护质量较差。
  五是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通乡油路的实施,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大幅增加,养护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养护机械设备等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