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粮食局加强我市粮食宏观调控的思路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09-08浏览:2476下载177次收藏

粮食局加强我市粮食宏观调控的思路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

    【摘 要】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调研,必须牢牢把握住其本质特征——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粮食市场的特点是政府高度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粮食流通产业是有限竞争的公益性事业,三个层面来展开。目前全国粮食供求形势已由过去供大于求转变为供求偏紧且高粮价的紧平衡阶段。我省粮食已由产销基本平衡转变为销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粮价随供求变化波动明显。我市粮食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基础又相对落后,粮食市场的变化供需受全国粮食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大。坚实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是实现我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事关全局。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进行研究,进一步构建我市粮食宏观调控保障体系,切实做好粮食供需平衡,保证市场供应,保持粮价的基本稳定,对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市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基本状况及成效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保证粮食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市作为云南省省会和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是全省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和粮食流通的中心枢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粮食市场化特点,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必须切实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储备、粮食市场、粮食产业化及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五个体系建设,努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市市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市在实施粮食宏观调控方面有关财政政策调节、地方储备粮油调节和粮食流通秩序监管三手段的执行情况

    (一)财政政策调节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通过粮食风险基金的建立,确保了各级储备粮的存储数量和质量。根据2002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的通知》规定:全市建立了相应的粮食风险基金规模。2006年市政府批示确定全市粮食风险基金规模为**元,其中市级**元,县级**元。

    (二)地方储备粮油调节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资手段。现在,我市地方储备粮食规模为**吨,油脂储备规模为**吨。

    (三)粮食流通秩序监管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粮油食品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全市粮食系统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初步建立了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千方百计确保粮油市场的有效供给和粮食流通秩序,确保了粮油质量安全和价格基本稳定,确保了各级政府的调控应急需要。

    二、地方储备粮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一)地方储备粮建立的规模和管理方式

    1.地方储备粮建立及规模

    1995年,国务院在《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条线运行的通知》中,把建立地方粮食储备作为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为实现地区粮食平衡,调控地区粮食市场,粮食产区要建立3个月以上粮食销售量的地方储备,销区要建立6个月的粮食销售量的地方储备,以丰补歉,确保供应”。各级地方政府按政策规定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从而初步形成了中央、省级、地县级三级粮食储备体系。经过十多年的总结、完善、提高,按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政策规定和市人民政府的部署安排,我市地方粮食储备已初步形成了调控手段配套、品种较全、原粮和成品粮比例适当、计划安排和市场调节互为包容的战略粮食储备、应急粮食储备和动态粮食储备(也称调控粮食储备)三种形态为一体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

    战略粮食储备:此储备粮权在市、县人民政府并全权掌控,以存储原粮(稻谷、小麦、玉米等品种)为主体,由市、县人民政府分别下达计划、管理制度和运行规则。这是确保区域性供需总量平衡、保障市场供应和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最重要的物质手段。

    应急粮食储备:此储备是战略粮食储备中的一部分,以成品粮食(大米、面粉、面条、油脂等品种)储备来反映战略储备中不同品种结构的实物形态。其具有战略储备的性质和作用外,还突出反映在特殊和应急条件下,能直接投放市场,迅速为军需民食提供粮食供应的特点。

    动态粮食储备(调控粮食储备):此储备是战略储备的有效补充。根据年度粮食生产丰歉情况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程度,在年度内由市、县人民政府适时下达年度储备计划和制定管理规则,给予适当费用补贴,由承储企业运作的一种动态(调控)储备。动态储备粮食(调控储备粮食)对于提高企业筹积粮源,加速粮食周转,增加市场有效供给量,稳定市场预期均起到明显和积极作用。

    至2010年底,全市地方储备粮食**吨,全部为战略储备性质,其中包括应急储备**公斤;再是当年新增**公斤的动态(调控)储备。2011年经市政府同意,此动态(调控)储备再延期一年。

    2.地方储备粮的管理方式

    2003年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农发行云南省分行营业部共同制定了《昆明市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2005年在《办法》运行二年的基础上,三家重新修订了《昆明市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经市政府批示后正式执行至今。采取承储资格认定、市级储备粮油粮源落实、市级储备粮轮换管理的管理方式对市级储备粮食进行管理。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的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可参照市的《办法》执行。

    ⑴承储资格认定。在市政府确定储备粮规模的基础上,由市粮食局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具备储备粮承储资质的粮食企业进行承储。为充分结合粮食储藏特性的要求(由于粮食是具有呼吸特性的生命体,必须存储在满足安全储藏条件的粮仓内),市粮食局对全市能满足安全储粮的企业,经考核认证授予市级储备粮(油)承储资格。从2010年起,市粮食局制定了《昆明市市级储备粮承储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企业进行资格认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市级储备粮。

    ⑵市级储备粮油的粮源。由于我市是粮食主销区,粮源问题十分突出,主要由市粮食局委托承储企业从省外主产区购入。为确保储备粮轮出后能够及时轮得进,市局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的粮食采购领导小组,负责与粮食主产区建立购销协作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产销衔接环境。通过搜集、整理省内外、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确定粮源地,并通过同产粮区建立十分密切的协作关系,采取委托、联合、直接收购的方式,保证了收储粮食的稳定和可靠以及质量的优良,价格的适中。近几年,随着调粮难度的增大,为保证储备粮轮换粮源,我市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组织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建立了粮食收购基地,目前已收购粮食**多吨,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粮油收购质量严格执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并经具有资质的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方能入库存储。

    ⑶市级储备粮轮换管理。储备粮食的轮换是储备粮食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粮油政策和市政府有关规定,我市制定完善了《昆明市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我市粮食管理部门和储备粮承储企业的积极性,粮食管理部门和储备粮承储企业准确把握粮情,适时轮入、轮出储备粮,储备粮承储企业在人员工资、保管费用、运输成本等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提质增效,有效地控制了储备费用的增长,使储备粮油达到保质保量。

    ⑷市级储备粮仓储管理。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云南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昆明市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办法》、《昆明市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昆明市市级储备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市级应急成品粮储备库存管理办法(试行)》和《昆明市市级动态成品粮储备库存管理办法(试行)》,并严格实施。由市粮食局与各承储企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储备粮管理纳入考核内容,责督促承储企业强化基础管理,通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科学储粮水平,做好储备粮油的收储和保管工作。

    (二)我市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办法及效益评估

    1.地方储备粮管理的基本要求,“一符、三专、四落实” “一符四无”。

    “一符、三专、四落实” 即:帐实相符,专仓管理、专人、专帐,落实粮油的数量、质量、品种及存储地点。“一符四无” 即:帐实相符,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市粮食局对核准储存粮食的数量及质量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抽检,同时每年对全市储备粮食的库存质量、数量安全进行二次全面检查,严格执行储备粮“一符、三专、四落实”和“四无”储粮检查考核等管理制度,认真开展“仓储管理示范库”活动和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储备粮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在活动中先后被省粮食局授予“省级仓储管理示范库”称号,被国家粮食局授予“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粮食局加强我市粮食宏观调控的思路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