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研究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8-24浏览:2343下载224次收藏

为加强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和提升“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工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形成《xx县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根据部主要领导安排,自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我们采取召开部分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村党组织书记、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座谈会,发放调查摸底登记表等形式,就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主要情况如下:  

一、近年来我县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重能力,抓选拔,在选优配强上狠下功夫。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出发,更新用人观念,打破“论资排辈”、“宗族平衡”、“求全责备”的思想桎梏,注重把“双强”型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创造了“提、选、派、请、调”等符合基层实际的方法。即:从村后备干部中直接提;从专业大户、致富能手中选;从乡镇机关和从县直单位中派;从外出务工经商和乡镇企业骨干中请;从外村具备条件的党员干部中调。提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中书记、主任“一人兼”149人,占27.4%。  

(二)重教育,抓培训,在提升素质上狠下功夫。以县、乡党校、农广校和县“双培双带”培训中心为依托,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开展任期培训、专项培训和学历培训,实施“阳光工程”,实行“菜单式”培训,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中取得中专学历的30人,大专学历的19人,参加大专以上函授320人。近三年来,全县共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8期,培训村党组织书记3200多人次。县委明确要求,凡新任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均要在任职半年内进行一次任职培训,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低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接受必要的学历教育。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全县村党组织书记的“六种意识”明显增强。  

(三)重实绩,抓激励,在争先创优上狠下功夫。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自2000年起,县委启动了“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工程。一是实行职业化管理。每年从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中选出百名工作实绩突出的党组织书记,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共同实行职业化管理。百名村党组织书记一律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确定一次,不搞终身制,其工资待遇实行分级负担,其中,县财政负担40%。二是选优表彰。每年从百名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30名,作为县委表彰对象,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给予通报表彰,并给予每人500元的物质奖励。三是优中选强。从表彰的3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10名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经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考核公示后,对无异议者,实行“县招聘乡编制村岗位”管理,其工资待遇由县、乡镇财政各承担50%。  

(四)重关爱,抓保障,在解决后顾之忧上狠下功夫。在工资待遇“一卡式”发放的基础上,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养老保险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在职期间,凡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均享受养老保险或生活补贴待遇,每人每年按800元的标准投保;对入围“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工程的人员,其投保标准上浮30%。村党组织书记的投保费用,由县、乡镇财政、村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县拿出400元、乡镇拿出250元、个人拿出150元。同时县财政对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村居党组织书记,每人每年给予650元的生活补贴,待退职后一次性发放。凡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中断支付其当年的投保费用。几年来,全县已为村党组织书记办理养老保险3000多人次,发放生活补贴280多人次,县财政支出资金200多万元。  

(五)重管理,抓奖惩,在考核考评上狠下功夫。一是签定任期责任状和年度岗位目标责任状。二是述职评议,年中进行一次考核,年底进行综合考评,考核考评结果直接与经济保障和政治激励挂钩。考核时公开考核人员名单、考核时间、纪律和结果,对群众测评称职率不足60%的,进行诫勉谈话;不足70%的,实行引咎辞职。  

二、全县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表1: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年龄状况统计表  

年龄结构  

(岁)  

35岁以下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1-65  

66-70  

合计542  

9  

31  

128  

47  

154  

112  

45  

16  

占%  

1.66  

5.71  

23.61  

8.67  

28.43  

20.67  

8.30  

2.95  

  

表2: 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文化程度统计表  

文化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以上  

合计542  

10  

263  

250  

19  

占%  

1.85  

48.52  

46.13  

3.50  

  

表3:  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任职时间统计表  

任职时间  

70年代前  

80年代  

90年代  

2000年后  

合计542  

35  

88  

188  

231  

占%  

6.46  

16.24  

34.69  

42.61  

  

表4: 2000年与2006年相关收入对照表  

年 度  

县财政收入(亿元)  

农民人均  

纯收入(元)  

机关事业单位年平均  

工资(元)  

外出务工人员年平均  

收入(元)  

村党组织书记月平均工资待遇(元)  

2000年  

2.29  

1954  

7111  

3000左右  

240元左右  

2006年  

7.02  

3692  

18550  

8500左右  

280元左右  

增幅(%)  

206.6  

88.95  

160.86  

183.3  

16.7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年龄大、文化低、待遇差是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我们召开的座谈会中,参加座谈讨论的村党组织书记普遍谈到了待遇差问题。一方面在职的村党组织书记的工资补贴平均每天10元左右,除去一些如通讯费等因工作原因但不能报销的日常支出外,所剩无几。而且工作中,为做好计划生育、殡改等工作,在党员、群众家有红白喜事时,自己掏钱出“人情”现象十分普遍,实际增加了村党组织书记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退职的村党组织书记目前一般每年只有600至700元的生活补助,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种田收入或子女的抚养。有的村党组织书记指出:上世纪60至80年代,有一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是从民办教师中转行改任的,而且只有政治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民办教师才能被任命为村干部,而现在所有的民办教师都转正了,退休后,每月有1700至2000元的退休金,而工作了几十年、承担的责任大、压力大、任务重的村党组织书记,退职后的生活补助根本无法与其相比,就是农村的低保人员,每年的生活补助也在1400元左右。因此,村党组织书记心理不平衡现象十分普遍。在职时的低待遇、退职后的后顾之忧,切实影响了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吸引力。除上述问题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不容忽视。  

(一)少数村党组织书记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一是“懒”,有的村党组织书记不愿开党员干部会,一年甚至一次支部大会都不开,口懒;税改后,取消了农业税,不愿深入农户了解民情、访贫问苦,怕找事,腿懒;不调查、不好学,开会不愿记笔记,手懒,形成写少、学少、落实少的局面。二是“虚”,讲面子图虚荣,言行不一,弄虚作假,疲于应付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中的一大顽症,做表面文章,报假数字,搞面子工程大有人在,落实工作只是蜻蜓点水,文过饰非。三是“软”,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抱着“多栽花少栽刺”的思想,工作缺乏韧劲,不主持公道,怕得罪人,矛盾上交,得过且过,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发展意识、处理农村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很难发挥带头作用,日常工作只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四是“庸”,文化程度低下,政策水平不高,缺乏一技之长,不能适应新形势农村工作由“家长型”向“服务型”转变,由“管理者”向“领路人”转变,由“路人”向“亲人”转变的要求,很难满足群众的传技术、找信息、想办法、送温暖等服务需求。  

(二)村党组织书记工作中面临的窘境。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全县大多数无集体经营项目,村级组织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同时,村级的转移支付仅能支付村干部的工资,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村级负债严重。表现为范围广和数额大。目前全县542个村中,负债村达466个,占86%,共负债9843.8万元,平均负债21.1万元。沉重的债务已成为村级组织运转的绊脚石。负债形成一种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