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发言: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促进和谐海安建设
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促进“和谐”海安建设
唐仁慧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县政协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开展了多项视察调研,交办督办了多件提案,提交了大量有份量的视察调研报告和建议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积极采纳。坚持 “以人为本”是县委县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永远是“和谐海安”建设的“进行时”。下面我就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等四方面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011年我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4%,高于全市4.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9.5个百分点,居家养老已成为海安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十分突出,而且难以回避的问题。因此,应把居家养老作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居家服务站点建设上步伐要更快,标准要更高,力度上要更大。
一是要有明确的规划目标。按照省市老龄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城区基本建立起多形式、全覆盖、高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农村社区依托敬老院、村组织活动场所等资源,建立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比例达到100%。
二是要有详细的服务标准。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严把验收关、督查关、考核关。做到网点布局合理、办公设备齐全、服务人员稳定、规章制度完善、收费标准公开、服务活动正常、服务对象满意。
三是要有具体的推进举措。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养老服务的专门组织,统筹协调、强化管理,确保居家养老工作各项资金拨付到位、硬件建设到位、专兼职人员配备到位、服务队伍培训到位。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紧迫性,经常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教育,选树先进典型,提高全社会的敬老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加大政策扶持。城市建设要优先规划、强制预留居家养老服务阵地;政府主办和特许经营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公共设施按居民收费标准实行优惠;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机构、龙头服务企业、连锁经营点参照现代服务业实行税费扶持;经民政、财政验收合格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要强化资源整合。通过优化政府服务资源,使现有设施最大程度地发挥功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鼓励社区内的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利用社区居民资源。发挥“以老助老”互助团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拓展公益服务资源,通过上门走访、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为老年人提供无偿的关爱帮扶。
二、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做到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居住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住有所居”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生工作要求。近年来,我县以保障民生为中心,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但也遇到了保障资金归集难,提取渠道仍不规范;信息资源不共享,申报资格难以定;现有机构、人员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房征收扫尾难,安置房建设进展不快等难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四个方面加以落实:
1、稳定渠道,实现资金土地双落实。住房资金和土地双供是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的关键。住建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确保保障房资金筹集到位;国土部门要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中,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予以单列,优先安排。
2、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实施住房保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是一项惠民工程、实事工程。要建立保障性住房资格会审组织
政协发言: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促进和谐海安建设
本文2012-08-21 15:57:42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456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