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征文(小学组)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2-08-14浏览:2802下载253次收藏

用爱找寻到一条通道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这样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我们都理解,为师之道,在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目的。可见,自古以来就认为教师不可能只教书不育人,这就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最核心的道德要求——师德修养!我们常常把“爱生敬业”并在一起说,敬业的老师一定是爱生的,爱生的老师才一定会敬业。

永远都记得金秋十月的那一天,永远都记得我们学校大操场南边那两棵高大茂密的梧桐树,就在这一月的那一天的上午,就在这两棵慈祥如妈妈一样的梧桐树下,因为一句话,我从此拥有了所有老师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的爱,这爱里有尊敬,有欣赏,有信任,有感动,有理解,有宽容;也从此赢得了全班学生家长的信任。

那天,十月的阳光柔柔的泄下来,清爽、温暖,但站在操场上,看着正在走队列,练操的学生,我却一点也不爽,急躁地直冒汗。眼看着广播操比赛的日子就要到了,可我班的队列里总有几个不协调的音符在跳跃,最出格的那一个叫王强,个子最高,动作最不合拍:别人出左腿,他却伸右腿;别人向左转,他却转向右;别人都下蹲,他呢,直挺挺的立在那,整个一金鸡独立,闹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队列被弄得乱七八糟。真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个样子怎么参加比赛,别说获奖了,只能让人看笑话。我忍无可忍,“停!” “向左转!”“向左看齐!”“立正!”那几个跳出来的音符此时总算回归了原位。站在队列前,我把学生依次扫视了一遍,最后把目光狠狠地定在王强和那几个气得我心跳加速,喘不过气来的学生身上。我阴沉着脸不说话,队列里安静得令人窒息,几乎能听得见我们师生六十四颗心脏跳动的声音。同学们都知道是为了什么,王强他们几个更清楚我为什么如此,在我恶狠狠的地逼视下一个一个都低下了头。我不想开口说话,也不敢开口讲话,我知道一但开口,喷出来的将是一团团燃烧的烈火,这把火也许会燃烧学生,也许会燃烧自己,更有可能让我们两败俱伤。“盛怒之下不讲话”我不断的在心中告诫自己。这是六年级的学生,我接班才一个月,但我知道五年级的时候,这个班的学生曾经因为受了班主任老师的批评而不断地放老师的车气;也曾经为老师批评而给老师起了一连串的外号;课堂上,老师上面讲课,下面却是他们叠制的纸飞机的天下。他们是一群逆反心理特别厉害的幼稚的孩子。但他们却很团结,很抱团,班里出现了问题,任你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不会从任何一个孩子口中得到一点消息,没有一个叛徒。从接班那一天起,我就下决心要用以柔克刚的方法,慢慢打入他们内部,让他们亲近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嘛,只有这样,我才能胜利完成这一年的教育教学任务。

操场上,其他班都在热火朝天的操练着,口号喊得震天响,对于比赛,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而我仍在和我班的孩子们对峙……“干耗也不是办法,我得想办法把自己解救出来,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自觉主动地卖力操练。”我的大脑在飞速旋转。一片梧桐树叶挣开母亲的怀抱,飘飘悠悠地向下落,打在站在我旁边的班长的头上,又轻轻地落在了地面,孤孤零零的,可怜兮兮的,有几个学生看见了,想笑却又憋回去了。我心中一动,弯下腰,俯身捡起这片树叶举起它,“孩子们,看到这片树叶了吗?”同学们一下子呆了,不约而同地睁大了眼睛望着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放轻了声音,“同学们,这片树叶本来和树上的所有树叶一样,被大树呵护着,被兄弟姐妹疼爱着,一家子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它不知道珍惜,它不愿意再努力了,它觉得累了,烦了,它放弃吸收妈妈的营养了,虽然大树妈妈不愿意舍弃任何一个孩子,不断的使劲输营养给它,但这片小树叶自己不努力,结果就是它现在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孤孤单单。”我边说边伸直胳膊高高的举起树叶给每一个孩子看。“同学们,这次比赛,学校规定每个班可以去掉三个学生不扣分,但老师真的不想放弃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让你孤孤单单地站在一边,如果你想和这片树叶一样,自己不努力,拼了命要脱离我们这个班集体,老师也爱莫能助!我相信我们所有的同学和老师的想法一样,不愿意因为个别同学而影响我们整个班集体,因为班集体的荣誉不仅仅属于老师一个人,也是你们每一个人的。我想说“比赛一个也不能少!你们说呢?”“一个也不能少!”孩子们精神抖擞,每一个人都攒足了劲。我看向王强他们几个,对他们点点头。

“刷刷刷……”这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在操练,虽然还有错误出现,虽然还有笑声,但我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认真的,毕竟他们都是孩子呀!“刷刷刷”这是梧桐树在笑,为我们一个也不能少而笑。

“一个也不能少”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班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也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孩子的家长的心中,因为他们都从自己孩子的口中听到了这个故事。随着和不同家长的逐渐接触,我听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一个也不能少的”故事,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把自己的想法注入到了这个故事里讲给了家长听。从这以后,我很快地融入了孩子们中,我被他们接纳了!他们对我敞开了门!爱,让找寻到一条通道!我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他们拿我当朋友,我生气、发怒时他们理解我,宽容我;我误解他们时,他们信任我,原谅我。我们彼此感动着,感恩着,珍惜着,尊重着,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可以常常在一起。

“一个也不能少”我常常念叨着这句话,也常常用行动实践着这句话。“爱生敬业”其实就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小小的一件事中!

“爱”的魅力无法估量,她无坚不摧,用爱找寻一条通道,让我们和学生大手拉小手,一起行走在阳光下。
-----------------


做一个诗意幸福的校园人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迎来了她91岁的生日。在党的91岁生日之际,我们拿什么感谢党呢?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重大。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神圣的职责:以德立教,执教为民;育人为本,传承文明;为人师表,廉洁公正;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国家的富强,为民族的复兴,无私奉献,奋斗终身!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知自古就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如今进了校园,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那真是上课劳心,下课费神。回到家对班级事物仍然是“剪不断理还乱”。您说这样的我们何谈幸福?诗意就更甭提了。然而,我们就可以因此而哀怨、自卑、牢骚满腹以致身心不健吗?不,千万不能!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也许有朋友会说:当初选择做教师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这无可厚非,人生天地间,民以食为天,恐怕很多人深有同感。不过,同样是吃饭,最起码我们要吃得开开心心,吃得神定气闲,而不要咽泪含气,不知食之味也。

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非常提倡全民读书。因为我一直认为,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感,给人幸福感。”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怎样带领一所学校找到幸福感呢?

一、寻觅书香追寻幸福

当2005年的暑假就要走过的时候,爱读书的赵文清校长在《人民教育》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文中知道了一个名字:薛瑞萍(网名看云)。渐渐地,赵校长从“草根”老师薛瑞萍身上找到了答案:我们是在培养人,不是培养考试高手。读书,可以温暖孩子的心灵,使其柔软而有诗意,让他们一生都会幸福从容。

于是,负责学校科研的我便开始了更近一步的寻觅之旅——

几经周折,我从《人民教育》编辑赖培根先生那儿找到了薛老师的联系方式。晚上下班后电话请教,短信、邮件沟通,从博学强记的薛老师那里,我知道了“亲近母语”, 知道了扬州徐冬梅。然后又是长达三十、四十分钟的电话粥,从思维敏锐的徐冬梅那里,我聆听到了从未有过的开阔,明白了“亲近母语”的功在千秋。

2006年10月金菊吐蕊的时节,我终于把安徽合肥的薛瑞萍请到了受降路小学,撩开了受小第一届读书节的帷幕。从郑州接薛老师回校的路上,她爽朗地说:“小马你知道吗?我们同事在我出发时说,是怎样一个河南人两通电话就把你给忽悠去了?说实话小马,是你们的迫切和诚恳!”我赶忙说:“谢谢您不辞劳苦来传经送宝,不过让同事们放心,河南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实诚人。”从一个人到一个校园,受小人决定了:我们要创建书香校园,不为功利,只为孩子们拥有一个幸福人生!

从此,在受小校园中,那幽幽书香便一丝丝氤氲开来。

几个节假日后,师生们在校园里感受到了——

(一)书香四溢满校园

1、赏心悦目的“书海长廊”——“书海长廊”在主教学楼每间教室外墙,全部是优秀图书介绍:一楼是绘本世界;二楼是经典文化集锦;三楼是中外名著大观。楼梯间师生们的“读书感悟”设计成了打开的书的造型,立体亲切。 30间教室的前门上都贴着制作精美的班级全家福。这座楼上共有的192块大小不等的版面,不误骄傲地说,从内容,字体、图片,到材质、式样,除了安装,每块都经过了我心血的扫描。

2、凝聚人文的书吧文化——2009年暑假,学校克服重重困难,精心设计装修了设施一流的“受降路小学七色书吧”,里面分“学生书吧、教师书社和图书珍藏室”三部分。

“学生书吧”内蓝天白云,翠叶金果,温馨的色块搭配,组成绕室四周、席地而坐的书凳。旁边树叶、苹果、阶梯造型的书架上,摆放着孩子们心仪已久的书籍。

“教师书社”绝对是老师们精神的栖息地。这里格调高雅,图书丰富,分阅览区和书友咖吧两部分。每当教研活动、查阅资料及教师沙龙时,老师们置身其中,或倾听同事的全新观点,或畅谈自己的最佳构思,或与好友共读,或独自陶醉文中,咖啡飘香,妙曲悠扬,俨然回到了曲水流觞的时代。

更让师生如飨盛宴的是读完经典名著还能同步欣赏到“经典大片”,如在前两周的经典励志电影周中,我选了美国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夏洛克的网》日本的《千与千寻》以及影片《棒球少年》《宝葫芦的秘密》等让大家观看,并组织了中高年级的影评征文活动,使师生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每当看到师生们走出书吧的开心笑脸,我总是想:多好啊!这让暑假里顶着烈日外出选料、参观拍照、盯着电脑查找参考图片的辛劳全都升值了。

(二)开设课程上好课

如果说上述条件倾些心力容易做到的话,那么如何坚持不懈把书读成习惯就十足是个大工程了。为此学校毅然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创新性地开设了校本课程——每周一节阅读课和诵读课,校领导每人都承担一个年级的诵读课。为此我选编了1——12册的《受降路小学经典诵读教程》。

另外学校要求老师整合零碎时间,引导学生做到晨诵10分钟,午读20分,晚上亲子共读30分,使读书有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三)不拘一格读好书

教师的读是学生读的前提。为此,学校以多种形式丰富优秀书源。首先充实图书馆;二是给老师发放购书卡;三是鼓励教师订阅报刊杂志,按比例报销;四是每年教师节举行校长赠书活动。迄今为止,学校共为每位教师赠书22本。据统计,至2011年3月我校教师人均每学期读书9.1本(不含杂志、绘本和儿童文学),是课题实验前1.3本的7倍。

为使实验得以深入开展,学校非常注重对种子教师的培养。自07年3月至今,学校赴扬州、杭州、上海、深圳、常州等地参加课题实验和种子教师培训的多达36人。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师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唤起师生阅读的原动力,也是打造书香校园的内在支撑。

2010年是我校课题实验《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生态构建的研究》的结题年,更是展示成果、总结经验、完善理念的宝贵时机。在赵校长的指导下,我们精心设计并举行了“受降路小学第四届读书节”。从活动酝酿到实施方案的定格,从“金点子征集”的海报张贴,到“读书让我更精彩”的热烈开幕,从“大家进校园”的千人家长会,到市区领导、师生融融的“淘书乐”跳蚤书市,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2年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征文(小学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