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延伸和拓展。面对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人数逐年减少、退休干部大量增加的现状,如何创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切实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水平,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一是组织触角区域化。党的十七届四种全会要求“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根据目前离休干部“双高期”的特点,笔者认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可在以原单位为主体的基础上,做到 “三个延伸”:一是按居住情况,向村(社区)延伸。在农村,乡镇区划调整后,一个村都是由原来几个村合并而成,老干部党员的人数明显增加。因此,在村一级建立老干部党支部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在城市,目前不少地方在社区已建立了老干部的活动组织,其中党员也不少,完全具备党章规定的建立老干部党支部的基本条件。各级社区的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社区建立老干部党组织已经具备客观物质条件。二是按活动情况,向阵地延伸。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公共服务中心是老干部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不少老干部常年有规律地在这些阵地参加学习活动,其党员人数达到党章规定的,也可按片或按行业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三是按流动状况,向实际居住地延伸。针对长期住院、足不出户、长期异地居住党员组织生活受到限制的情况,可以建立医院临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楼道党支部、流动党支部等。
二是党员管理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离退休人员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这也会成为今后的主要变化趋势。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突破现有单位单一管理的模式,努力实现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探索以下三种管理模式:一是主体管理模式。离退休党员偏多的单位,都应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党支部中,按照年龄差别成立高龄党小组,高龄党小组可根据党支部的活动内容选择性参加,要求上可适当放宽。离退休党员人数偏少的单位,可以单独成立党小组,与在职干部一起建立党支部。单位党组织起一个宏观管理指导协调作用。二是双重管理模式。根据离退休党员的居住情况和实际需求,单位可与社区党组织进行联系协调,让本单位老党员就近参加社区党组织生活。需要强调的是,离退休党员参加社区党的组织生活,可以根据老党员的需求,把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或仍留在原单位,其它关系都不发生变动,原单位仍然承担着落实待遇、强化管理、亲情服务等各项工作职责。三是网络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快速
浅谈加强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本文2012-07-31 14:12:3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310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