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征文作品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2-06-27浏览:2565下载160次收藏

 

浅谈农商行筹建之人力资源管理时间

目前,农村信用社朝农商行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但是对体制尚未健全,金融创新能力相对滞后,无人才优势的农村信用社来说,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因此,研究挖掘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培养适应金融市场化要求的高素质金融队伍,是关乎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够灵活。信用社目前的人力资源配置仍不能达到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岗位的设立几乎都是照搬上一级的组织结构,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且权责不对等,使得许多岗位职能交叉或职能缺位,没有起到人尽其用、事有人做的效果。现有很多岗位都是人员交替,很少对岗位进行分析定人员,更别说对人员进行测评,最终导致岗位人员的道德水准、业务技能、发展潜力参差不齐,很多人根本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人力资源开发手段严重滞后。先进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是企业生产力增长的支撑点,也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财富。信用社由于体制等原因,人力资源引进渠道单一,人力资源培养教育与开发措施相对较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靠岗位培训和职务晋升等传统手段,制约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创新和效率。
(三)人力资源“断裂带”现象严重。处于深化改革之中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政策、体制和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已经出现严重的人力资源“断裂带”现象,集中表现为三点:年龄型“断裂带”,呈现出整体队伍“老龄化”的趋势;在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员工当中35岁以下的只占33%,36—45岁之间的员工占到了67%。虽然近六年来,xx信用联社通过省联社组织的公开招聘吸纳了一大批大学生,但总体上“老龄化”情况还是比较严重,对信用社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人员素质“断裂带”,当前正值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缺乏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受员工业务、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出现越来越多的关系型、守摊型、近亲型、简单操作型人才,缺少开拓型、务实型、知识型、创新型、经营管理型的人才,已经严重制约信用社业务的发展;培养教育“断裂带”,不论是工龄几十年的老职工,还是新招聘的大学生,都存在培养教育的“断裂带”。有些人员片面地认为老职工资格老、接受能力差,而且又临近退休,不值得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培训。正是这种错误的观点,使得不少老职工难以在工作上、学习上有所提高,以至影响到周围其他员工的进取心,并相应的降低农村信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征文作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