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林业高级工程师个人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2-06-18浏览:2775下载180次收藏

   礼花烟火很美丽,它燃烧自己,瞬间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耀眼光芒;小溪也同样美丽,它蜿蜒恬静,清澈的水静静地流淌,全然不顾路途的艰难,恒久不变地滋润着流域的土地和生物。如果说功绩显赫的英雄是礼花烟火,那么业绩平淡的xxx就是涓涓流淌的小溪。她从事林业技术工作20多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善于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人民。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利磨砺出。她经艰辛的努力从一个技术员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市管优秀专家、省人大代表,并获得了中国科技部“振华科技扶贫奖”、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湖北省林业“先进工作者”、xx市“十大”女杰等光荣称号。

 

森林的白衣天使

 

她长期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常年与病虫害和有毒农药打交道,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乡村林地、板栗园的林间地头度过。寒来署往,年复一年,使她落下了职业病,每到春夏季节,双眼发炎红肿,痛痒难忍,视力急剧下降。尽管如此她并没有退缩,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身为一站之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病虫害防治季节,她在林间地头组织召开防治现场会,送药送器械到实地,指导配药、打药,耐心为林农服务,有求必到,哪里发生,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先后三次主持全县马尾松毛虫的“飞防”工作,并亲自实地踏勘、精心设计、慎重选药,防治面积5.4万亩,共飞67架次。每次飞防她都亲自到机场协调指挥,有时还上飞机导航,生怕有什么地方被遗漏。为避免化防污染环境、损害天敌和减少松毛虫对使用同一种药物的抗性,延长其再度发生的间隔时间。她对全国所有防治松毛虫的药剂进行反复比较和筛选,在三峡地区首次全部使用仿生物农药开展大面积的马尾松毛虫“飞防”工作,其虫害死亡率由原“飞防”的82%提高到97.9%,有效地控制了虫害的蔓延。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保护了生态环境,中国绿色时报报道了防治后的情况。她主持开展了森林病虫害灾前控制技术的研究。近年来紧邻秭归县的恩施自治州发生大面积的松材线虫病,直接威胁着三峡地区秭归县和全xx市31.8042万公顷马尾松林,也直接威胁着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针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她从2001年开始,主持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技术试验研究课题,采取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防治松材线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的最适寄生寄主虫龄的研究和一天内最佳放蜂时间的研究,将最佳放蜂时间与最适寄生寄主虫龄进行了有机组合,在国内首创当年寄生率高达81.3%,第二年仍有53.5%的寄生率。防效及持续防效均为国内最高,首次摸清了湖北三峡库区松褐天牛的生活史和习性以及管氏肿腿蜂野外生物学特性、释放技术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该项目成果在秭归县茅坪镇兰陵溪村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投放管氏肿腿蜂15万余头,防治面积200公顷,其平均寄生率达81.6%。防治后避免了严重危害的48公顷松林的死亡,挽救了1920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控制了已有轻度危害的90公顷松林虫源的扩散、增殖与松林的致死,保住了3600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降低了防区内因中度危害62公顷松林2480立方米活立木蓄积材质的损失。新增产值227.6万元、利税165.1万元。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有效地防治,遏制松褐天牛在秭归5.1542万公顷乃至库区26.66万公顷松林中的扩散,为库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三峡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生长健康的松林为三峡这颗璀璨的明珠披上秀美的绿纱。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她主持秭归县的板栗“双象”防治工作,开展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技术应用、填补了秭归及三峡地区该学术研究的空白,实现了“双象”有效防治零的突破。推广人工灭卵、灭蛹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将虫口密度9头/株降到0.2头/株,使成年栗树单株产量2—3公斤恢复到了10—12公斤,防治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了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技扶贫的领头雁

 

她心系三农,科技扶贫。为了提高低半山地区主导产业板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尽早脱贫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林业高级工程师个人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