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6-13浏览:2377下载225次收藏

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自2009年起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工作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难度大。实施医改后,乡镇边远村民对医疗需求强烈,但撤区并乡后小乡镇医疗业务用房年久失修,医疗设备缺乏,大量乡镇卫生院分院急需维修改造以满足广大农民医疗需求。

二、新农合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有待加强。随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普及,新农合工作在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一是管理机构建设有待加强。新农合管理机构工作条件差、管理人员身份不明确、经费保障不够。县区合管办普遍办公场地狭窄,办公设施设备紧缺,多数靠租借医院、银行等单位的场地办公。二是统筹模式不够科学。目前推行以县区为单位的新农合统筹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县区的积极性,但也导致新农合基金基数小、抗风险能力弱、补助水平不平衡、行政划圈、地方保护等问题,人为影响新农合病人自主择医,影响参合农民的就医方便和实际需求,既浪费优质医疗资源,又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三是相关医疗保障制度衔接不够。目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分为新农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三大块,基本用药目录、信息管理系统相应的也分为三种。医疗机构普遍反映目前三种医保应用的管理系统操作复杂、互不衔接、浪费大。由于三大医疗保障制度之间衔接不够,还容易发生重复参合(保)现象,出现了重复参合(保)人员“双重报销费用,住院看病后还赚了钱”的不合理现象。四是法制保障工作滞后。当前新农合日常监管工作的最大难度在于法律制度缺失,全国人大虽然制定了《社保法》,但配套的办法没有出台,对违规行为只能以协议规定或相关法律的零星规定来加以约束。目前新农合管理工作的依据主要是有关领导讲话、会议精神,因此新农合管理人员往往难以把握标准,不利于管理工作开展,怕惹上法律纠纷。此外,新农合门诊统筹尚在试点,资金使用管理尚未开通网络平台,即时兑付还局限在县区,一些地方还存在套取新农合资金问题。

三、全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卫生工作人员及编制总量不足,卫生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市、县、乡三级现有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失衡。由于乡镇卫生院条件苦、待遇差、编制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