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经验材料
创新机制系医患 营造和谐赢民心
××县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社会效果显著
2011年以来,××县在医疗纠纷调处过程中,勇于创新机制,全力营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赢取人民群众对社会医疗事业的支持,在全省首创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工作平台,成立了“××县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和“××县医疗纠纷调处促进会”。并始终坚持“调处并重”的工作原则,秉承“调为先、责为重、防为主、和为贵”的工作理念,探索建立“纠纷解决、责任保险、互助资金、联动处置、调解建议”五位一体的工作新机制,走出了一条从源头上预防和调处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双方关系重归和谐,保障社会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得到了中央综治委、司法部和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建立人民调解机制,在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上开创新局面
××县各级各部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管理,积极探索符合玉溪实际、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机制,着力在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在解决医疗纠纷工作中,××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建立“大调解”机制有关文件和省综治办、司法厅、卫生厅、财政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关于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的意见》(云司发〔2010〕117号)文件精神,2010年10月,××县政府派出了由综治维稳办、司法、公安、卫生、信访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考察组,到周边市、县考察学习,汲取外地经验并创新利用。
××县在充分汲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下发了《中共××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市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办发〔2011〕4号),搭建了××县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工作平台。为确保该平台正常运行,××县按照“有班子、有牌子、有房子、有票子、有路子”的工作思路,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成立了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社管综治委主任为组长、分管副县长及县卫生局党组书记为副组长,10家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县医疗纠纷人民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社管综治办,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了“××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县医疗纠纷调处中心”(以下简称“市医调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具体负责调解工作。二是明确职责,落实保障。明确规定市医调中心负责调解市属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各种医疗纠纷,防止医患矛盾激化等五项工作职责。该中心配备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3-4名,并组建了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人员、律师组成的法学专家库和由退休医生、法医组成的医学专家库。中心所需场租费、工作经费和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工资报酬,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三是规范设置,健全制度。中心办公地点按照方便群众、便利工作的原则进行设置。设办公室、调解室、档案室等,悬挂人民调解工作标识和标牌。三级医院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同时,制定下发了《××县医疗纠纷调处工作程序》,使医疗纠纷的受理、调解、赔偿等各环节工作实现了有效衔接。
医调中心秉承“调为先、责为重、防为主、和为贵”的四大理念,并贯穿于医疗纠纷调处全过程。
“调为先”理念。对凡是符合调解处理的医疗纠纷,中心均积极动员当事人首先通过调解方式处理,调解不成再寻求行政、司法等途径解决。医调中心工作始终突出以下三个特点”。“中立性”:医调中心作为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医疗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工作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不隶属于医疗机构,与医患双方当事人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是独立第三者地位,有效保障双方调解自愿,地位平等,提供协商交流的平台,能中立和公允地调解医疗纠纷,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专业性”:从医调中心建立开始,就聘请了6名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医疗纠纷调处经验的调解员,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对调解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并建立了法学专家库和医学专家库,有效解决了医疗纠纷取证难、责任认定难和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医患双方拥有了同等的话语权和举证能力。“公正性”:医调中心根据《人民调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采取说服、教育、疏导等方法,打消患方顾虑,取得患方信任,促使医患双方当事人消除隔阂,在依法依规、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
某县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经验材料
本文2012-05-15 15:54:37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