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动教育矫治工作科学化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05-14浏览:2670下载295次收藏

武汉市劳教局何湾劳教所干警  王大朝  

   

    劳动教养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推动教育矫治工作科学化,必须掌握劳动教养制度的政治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措施的强制性、教育者素质的滞后性等特点,切实在工作指导、矫治手段、管理措施、干警队伍素质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劳教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的特色,它兼具行政性、强制性、教育改造性三大特征,它能够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一是遵循科学理论指导。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切实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谋划设计工作,确保劳教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把握劳教工作的性质。劳教工作区别于刑事制裁,行政性是其本质属性,强制性是前提和基础,教育人、挽救人、造就人是根本方向,要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为中心,不断完善教育、劳动、管理三大矫治手段,发挥教育矫治的整体效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当前,“关押式”的管理方式没有彻底根除,某些西方国家针对劳教人员处遇,挥舞“人权”大棒,干涉我国内政,要改变这种现状,力争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劳教人员享有适度的自由、一定的民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劳教对象具有明确的差异性,必须改进方法、科学施教  

当前,劳教人员不论是在年龄结构、道德水准、文化程度、教养期限、违法违纪性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遵循教育矫治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采取科学方法施教,提高矫治效能。一是要确立同而有异的教育目标。《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规定“要把劳教人员改造成有用人才,实现预防犯罪减少违法犯罪”的目的,这既是教育矫治的目的也是共同的教育目标。要在这个框架下,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确定具体教育目标。比如,收教的吸毒人员、盗窃人员、寻衅滋事人员的教育目标应有所不同,做到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推动教育矫治工作科学化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