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法院文化是指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队伍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法官特点的一种行为文化,它包含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因素,其核心是法院精神。法院文化具有激励、约束、导向等功能,有着物质利益不可替代的作用。审判工作成绩突出的法院必定有优秀、先进的法院文化作为精神支撑,这也是马克思说的“精神变物质”这一辩证思想在审判领域的体现。
近年来,我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确定了“服务大局惠民生,带好队伍办好案”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上诉申诉少、信访上访少、执行无积案和队伍无违纪的“两少两无”工作目标,提出了构建效能、创新、服务、学习、公信、现代为内涵的“六型法院”建设,通过全院干警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司法理念、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2002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好法院”;2004年被评为“全国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并荣立集体一等功;2006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被授予了“全国模范法院”的光荣称号和“自治区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少年法庭被自治区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成绩的取得也是文化建设为工作人员思想上提供了源动力。
一、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法院精神文化是法院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法院群体的灵魂,它决定与支配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几年,我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正是由于每个庭室、每名同志都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勇争一流,形成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了审判工作的发展。这种优秀的精神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我们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法院精神文化要求贯穿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之中,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1、通过抓好集体教育,开展全院干警察学习上级文件、各种指示精神及涌现的新时期法官代表的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经常化。2、通过参加业务培训、邀请上级法官讲课、庭审竞赛、业务考试、调查研究等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对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理论灌输。3、通过抓好个体教育,达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的作用,使广大工作人员守住思想道德防线。在实践工作中,抓早、抓小、抓苗头,真正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多年来,我院没有发生一起干警违法违纪事件。4、制定实施的“八必须、八禁止”对工作人员的言行进行全方位的规范与管理,树立了法官在人民群众心中良好的形象。
二、加强法院管理文化建设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能力,管理出战斗力。法院管理文化凝结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于培养工作人员群体意识和规范工作人员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各项工作按部就班、运转有序,得益于我们运用文化的形式把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法院管理制度固定下来,形成公正司法的机制、清正廉洁的机制、奋发有为的激励机制。我院形成了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运作机制,以管人、管案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完善队伍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把每个干警的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机制中来,使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秩序化、科学化的轨道,使管理文化发挥辐射作用,形成规模效应,确保司法公正。
我们将案结事了,服判息诉,作为评定案件优劣的硬性标准,将案件上诉申诉少纳入审判工作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促使审判人员在实
法院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2012-05-10 15:36:3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