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公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公安行业文化相交融的产物,是公安机关在保障国家利益、服务社会大众、提供安全环境、管理民警队伍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警察职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风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公安文化已经成为公安队伍建设的核心,成为公安工作的灵魂,对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陶冶情操、树立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立足向文化要警力、向文化要战斗力,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体现警察特色、符合民警需要的公安文化建设新道路,进一步推动公安整体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创新发展。
一、公安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全面。对公安文化内涵的认识不准确,对公安文化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片面强调政治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工作中一成不变,错误的认为“公安文化建设就是搞搞文体活动”,把公安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搞书法、绘画、文体比赛、吹拉弹唱、娱乐演出等,把载体形式等同于实质,给予的重视不足。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弱化了公安文化凝聚、教育、引导的作用。
(二)特色不明显。公安文化鲜明的个性,是其生命力、号召力和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但在推进公安文化理念形成的过程中,对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提炼,趋于一般化,个性不明显,不利于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不利于激励全体民警努力工作,更不利于提升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氛围不浓厚。活动多为组织要求、领导牵头,“下任务、压担子”,影响文化建设质量,没能完全转化为广大民警自觉、自愿的行动,没能真正调动民警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公安文化人才梯队建设薄弱,现有公安文化的内容、形式、状况难以跟上新时期民警精神需求的增长,广大民警对现有水平的公安文化兴趣不高,队伍的文化氛围不浓厚。
(四)素质不过硬。面对警务工作复杂化、违法犯罪智能化的新形势,公安队伍在思想道德、法律业务和身心素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加强研究、增长才干,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践中,公安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警只有提高素质、不断突破、掌握现代警务技术,才能适应发展的新需要。
(五)保障不到位。在基层公安文化建设中,一些单位经费保障不足,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匮乏,导致文化活动开展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一些民警由于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始终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学习、休整的时间有限,不能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导致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理念,提高认识。引导全警树立对公安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及作用的正确认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公安队伍。思想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浅谈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2012-05-02 18:17:0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