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当今监区文化建设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12-04-22浏览:2324下载198次收藏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论是个人、企事业单位,还是机关团体,都越来越重视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源于人们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在监区接受惩罚与矫治的服刑人员,每天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形式多样的文化熏陶。本文对监区文化概念、特点及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推进监区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监区   文化   建设
 
自全国监狱普遍实行以监区为主体的两级管理体制模式后,监区成为监狱最基层的押犯单位,直接担负着惩罚与矫治服刑人员的重要使命。大力开展监区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监区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改造环境,应用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文化手段,潜移默化熏陶教育服刑人员,促其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进而改变其亚健康的行为模式促使服刑人员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矫正,这是当前监狱教育改造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和谐监区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首要标准”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一、监区文化的内涵
文化,新华字店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产物,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范畴。监区文化,笔者认为,是指监区民警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为改变服刑人员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信念,矫正其不良恶习,培养其健全人格,提高其改造质量,而建立起的各种文化设施、开展的文化活动以及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行为模式、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等的总和。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了重要阐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的机关,是构成国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监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监区文化建设,既是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又是出于对监区自身建设以及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服刑人员自身素质等诸多方面的需要。
二、监区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监区文化作为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而是一种文化体系,它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
 
1.监区文化的目的性。监区文化是适应教育改造服刑人员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与一切改造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监区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通过先进文化的灌输、教育、熏陶、引导,提高服刑人员的文化素质,逐步转变服刑人员原有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使他们在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凝聚起来,因同一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使服刑人员在文明、人道的环境中得到有效加速改造,监区文化特别对于提高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有着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监区文化活动鲜明的目的性,所以监区文化主流导向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2.监区文化形式的广泛性。监区文化的广泛性,体现以下两点:一是内容的广泛性,它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内容的文化活动,其内容涉及面广,它既包括监狱开展正规的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也包括监管活动中的规范化管理、队列训练等,同时还涉及到服刑人员劳动生产中的精细化管理、环境设置、成品展示等。除此之处,还应包括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二是参与的广泛性,它只有在服刑人员广泛参与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实效,所以开展文化活动要让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来源、不同改造岗位的服刑人员都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3.监区文化内容的多样性。监区文化应立足于监区自身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教育改造的需要、立足于监管改造的需要、立足于人文管理的需要,结合不同阶段教育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寓教育转化于活动中。监区文化不仅有极其丰富的内容,而且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绘画、书法、写作、读报看书、演讲赛、专题讲座、现场会、歌咏比赛、晚会、电影电视、墙报、雕塑、监区绿化、环境净化以及各类体育竞赛等。如佛山监狱在母亲节举办“六个感恩”的忏悔签名宣誓活动,在元宵节晚会上插入百母进监教子的活动情节等等,增强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涵和感染力。
4.监区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及灵活性。监区文化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监区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上,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会培育出不同的监区文化,监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监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除涉及到正规的教育、管理的内容外,主要集中在节假日、轮休日或完成当天劳动生产任务后利业余时间开展的。从事各类文化活动的服刑人员几乎都是业余的,他们还必须接受监管改造、劳动改造和其它教育改造。
归纳近些年来全国监区文化开展的状况,监区文化主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能提高服刑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深入、全方位地推进监区文化传播,辅以丰富多彩的监区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良好的监区文化氛围中,让先进文化灌输到服刑人员的思想阵地,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的价值、行为取向,使他们脱胎换骨,真正懂得真善美,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在心理上得到升华,从愚昧无知到觉醒,从追求低级趣味到情趣高雅,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能自觉抵制假恶丑和消极文化的侵扰,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2.能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监区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性,以能有效促进监管秩序稳定、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为最根本出发点。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在一定环境作用下,人受教育心理会发生接受变化的信号。通过监区开展的文化活动,能让服刑人员融入整个监区积极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容易在他们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比强制性管理方法更易接受,更易顺从,使服刑人员产生认同感、归宿感。对于服刑人员来说,监区内各种文化载体所迸发的启迪能量,不仅能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思想,还能调节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以维护监区稳定,而且也能激发起上进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早日承担起社会、家庭的义务与责任。
3.能正确疏导服刑人员的心理。当前,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监区押犯构成日趋复杂,各种类型(特别是长刑期犯、暴力犯、涉黑涉毒犯等呈持续上升趋势)、年龄段的服刑人员都有,暴狱、袭警、脱逃、行凶、自杀等危险性不断增加,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除了监狱采取强制性安全警戒措施外,笔者认为,服刑人员入监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对狭小的生活空间,漫长的服刑时间,都会使服刑人员产生悲观失望、孤独、恐惧、自卑、脾气急躁、食欲不振、忧虑等心理现象,通过监区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能更好地占领服刑人员的闲暇时间,容易使服刑人员转移注意力,能有效缓解服刑人员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当今监区文化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