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政管理长效机制经验交流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2-04-16浏览:2032下载126次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市“三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我市城市道路桥隧设施拥有量不断增涨,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市政设施建管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建轻管思维,受日常维护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市政设施管养工作只能偏重于突击迎检,无法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市政设施维修的速度赶不上损坏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城市整体形象。  

按照市区二级管理的原则,目前由我局负责市管37条道路,25大中型桥梁,4座隧道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道路总长96公里,道路面积270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180万平方米,人行道90万平方米。这些市管道路、桥梁、隧道大部分位于中心城区,其设施是否完好,功能是否完善不仅与市民生活、出行息息相关,还直观地展现了我市城市管理水平和面貌。为进一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着力保障市政设施完好,全面提升市政设施管养水平, 2011年以来,我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深入挖掘和分析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管建并举,超前管理,日常控制”的工作思路,改变过去集中式、被动式的突击维护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市政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建立长效管理责任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道路巡视三级网络加强重点市管设施维护管理的实施方案》,致力推行市政设施预防式、主动式、无缝隙式和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面貌迎接“双节”,为打造“五大名城”夯实基础。  

我局的主要工作做法是:  

一、强化制度保障,着力建立精细化的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实施市政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必须以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为保障,用制度指导工作,用制度提高效能,确保市政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有序运行。为此,我局组织专班,大胆创新,认真调研,积极研究制定符合当前实际的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一是明确责任,细化指标,建立分片负责制和协查责任制。要求市政管理科对市管37条道路、25座城市桥梁、4座隧道划片划区,按网格化管理要求,分路段定人、定岗、定任务;局领导和机关其他科室人人明确设施协查任务,由局长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分工协作,每月安排2天时间带领协查人员对责任范围内的设施进行步行巡查,并将巡查情况记入巡查日志,报市政管理科汇总处理,真正实现市管道路桥隧设施管理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建立完善“日巡视、周检查、月维修、年考核”的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监督考评机制。“日巡视”——是要求市政管理科各路段管理责任人按照重点路段每天至少巡视一次,一般路段3天内巡视一次的原则对责任范围内的设施进行认真巡查,并如实记录巡查日志;“周检查”——是指每周五上午召开周例会,对各管理路段责任人巡视日志内容进行检查,并协调处理市政设施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月维修”——是指各管理路段责任人与协查人员每月底将当月巡查日志送交市政管理科汇总,市政管理科根据缺损设施统计结果,提出修复意见,由工程技术科每月下达一次维修计划,确保破损设施得到及时维修;“年考核”——是将市政设施的日常巡查与管理工作与年终考核兑现挂钩,切实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充分激励大家参与市政设施日常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市政管理快速反映机制。按照现场管理、日常巡视、及时处置的要求,切实加强市政设施巡查,及时快捷处置突发事件,有效制止违章占挖道行为,高标准监管市政设施维护及挖掘修复质量。  

二、提高管养水平,着力建立规范化的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标准。
“无规距不成方圆”。为提高市政设施管理养护水平和质量,我局进一步建立规范了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标准。一是按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政管理长效机制经验交流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