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调研文章
2011年新出台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中,一个非常显著、突出的特点就是聚焦中小企业、关注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这既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也为中小企业当年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及其急需应对所决定。
可以预测,2012年改善小型微型企业生存状态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将进一步优化。鼓励和规范民间借贷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完善。
经过2011年民间借贷市场的震荡特别是对"温州高利贷风波"的反思,急需银监部门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民间借贷形式在主要满足小型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方面逐渐走出灰色地带,加快建立健康、合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2011年是我国发展非公有制有制经济的相关政策氛围和环境出现新情况、新态势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既出台了一些关乎中长期发展的政策文件,也出台了针对有关重大事态的应急性政策措施,以及一些配套性政策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以下简称《划型规定》)、《“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下简称《成长规划》)、《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及国务院9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国9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大大促进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36条”)相关配套措施相继出台。
一、2011年非公经济政策回顾:中小企业成政策关注点
2011年新出台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中,一个非常显著、突出的特点就是聚焦中小企业、关注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这既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也为中小企业当年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及其急需应对所决定。
2011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出台了“国9条”,其中最具创新价值的核心表述是“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这在我国公共政策学语境中尚属首次。而将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以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堪称是“国9条”的主要亮点。随后,即11月17日,财政部又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等22项收费。这些应急性质的政策措施以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主,同时也依然体现出“危机倒逼改革”的基本特征,促使我们必须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和“草根银行”等方面顺势而为。
2011年6月18日,国家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划型规定》则更具有“发展至上”意味,是侧重于“管长远”。从笼统的“中小企业”划分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一并构成完整的企业组织结构和概念体系。在企业划型中新增“微型企业”一类,使破解企业组织中最需要扶持的“弱势群体”难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困局有了突破口。
与之相呼应,2011年9月22日国家工信部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了《成长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其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步入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在确保中小企业平衡较快增长方面还确定了“双8”指标,即中小企业户数达到年均增长8%,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8
可以预测,2012年改善小型微型企业生存状态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将进一步优化。鼓励和规范民间借贷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完善。
经过2011年民间借贷市场的震荡特别是对"温州高利贷风波"的反思,急需银监部门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民间借贷形式在主要满足小型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方面逐渐走出灰色地带,加快建立健康、合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2011年是我国发展非公有制有制经济的相关政策氛围和环境出现新情况、新态势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既出台了一些关乎中长期发展的政策文件,也出台了针对有关重大事态的应急性政策措施,以及一些配套性政策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以下简称《划型规定》)、《“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下简称《成长规划》)、《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及国务院9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国9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大大促进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36条”)相关配套措施相继出台。
一、2011年非公经济政策回顾:中小企业成政策关注点
2011年新出台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中,一个非常显著、突出的特点就是聚焦中小企业、关注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这既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也为中小企业当年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及其急需应对所决定。
2011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出台了“国9条”,其中最具创新价值的核心表述是“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这在我国公共政策学语境中尚属首次。而将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以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堪称是“国9条”的主要亮点。随后,即11月17日,财政部又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等22项收费。这些应急性质的政策措施以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主,同时也依然体现出“危机倒逼改革”的基本特征,促使我们必须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和“草根银行”等方面顺势而为。
2011年6月18日,国家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划型规定》则更具有“发展至上”意味,是侧重于“管长远”。从笼统的“中小企业”划分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一并构成完整的企业组织结构和概念体系。在企业划型中新增“微型企业”一类,使破解企业组织中最需要扶持的“弱势群体”难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困局有了突破口。
与之相呼应,2011年9月22日国家工信部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了《成长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其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步入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在确保中小企业平衡较快增长方面还确定了“双8”指标,即中小企业户数达到年均增长8%,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8
小型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调研文章
点击下载
本文2012-03-09 15:54:2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599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