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蔬菜产业简介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2-02-07浏览:2293下载230次收藏

白云区蔬菜产业简介  

   

蔬菜产业是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突出抓好香葱、食用菌、晚番茄、辣椒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蔬菜产业格局,实现了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同步推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一)生产规模及产量产值持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据统计,2008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5.046万亩,总产量8.010万吨,总产值1.254亿元,占种植业产值2.14亿元的58.6%;2009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5.483万亩,总产量8.648万吨,总产值1.417亿元,占种植业产值2.352亿元的60.2%;2010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6.090万亩,总产量9.712万吨,总产值1.755亿元,占种植业产值2.652亿元的67%。三年来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呈直线增长,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10%、20%。经我办调查测算。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1800元来自于蔬菜种植,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85元的24.4%,在蔬菜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4500元来自于蔬菜种植。由此可见,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区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二)、栽培品种不断丰富,基本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立足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做好蔬菜新品种引进、开发、推广等工作,实现常规生产和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普通品种和精细品种合理搭配,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提高蔬菜产品档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现有香葱、番茄、辣椒等蔬菜品种基础上,瞄准珠江三角洲及武汉、浙江、上海等目标市场,向多季节、多品种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周期短,投资小的夏秋反季节速生蔬菜和秋冬蔬菜,随着高新区的驻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牛场方向和沙文对门山、蒙台、范家院一带转移,重点将牛场乡打造成现代生态蔬菜示范基地。经过几年的推广示范,我区基本形成了以晚番茄、香葱、辣椒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带。完成晚番茄种植4015亩,实现产量2.0075万吨、产值3212万元,种植区域从原来的麦架镇摆茅一个村发展到麦架、沙文、牛场三个乡镇的30多个村;完成辣椒种植6069亩,实现产量1.21万吨,产值3146万元,涉及沙文、牛场、麦架的20多个村;完成香葱种植25306亩次,实现产量3.1万吨、产值6012万元,种植区域从原来的都拉乡黑石头一个村发展到都拉、沙文、麦架、牛场四个乡镇的20个村。完成花菜种植3120亩,实现产量3120吨、产值499.2万元,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产业格局,创建了黔山牌“金摆茅”蔬菜品牌。  

(三)、蔬菜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健全,为市民提供安全蔬菜  

几年来,我区把蔬菜的质量安全作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严把蔬菜产地源头关,加强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经过几年的努力,蔬菜中心完成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面积达37190亩,基本覆盖了我区所有的蔬菜种植基地;在蔬菜生产基地选址方面,严格选择经省级认定的无公害产地,确保蔬菜生产源头无公害,严把蔬菜产地源头关。完成番茄、辣椒、香葱、白菜、胡萝卜、黄瓜等33个无公害产品认证。二是严把蔬菜生产过程关,在生产过程,严格执行《贵阳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规程》(db5201),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等禁用农药,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安全管理制度、蔬菜生产档案记录制度、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农药管理、肥料管理等相关制度,大力推行农用物资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用管理,推广科学合理使用各种肥料,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蔬菜产业简介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