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中县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
内江市资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尹长兴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资中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卫生、工商、质监、畜牧、食药监等部门,从2006年起,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预定的食品安全督查调研安排,对内江市资中县水南、银山、球溪、板粟、明心、鱼溪、高楼等等乡镇和各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和市场状况进行了实地的督查调研工作。以此发现了殊多食品卫生的安全隐患或问题,现就其中主要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一、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等各环节安全隐患突出
(一)农产品、水产品污染现象严重:近年来,各地推行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防止农产品的污染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社会的公众意识、地区经济等等因素,使农产品和水产品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同时受利益趋使,在粮食、蔬菜、水果等等作物中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水产品中滥用激素、滥用违禁药品的现象亦时分突出;同时环境污染加巨,工业“三废”和城市城镇生活废弃物的违禁排放,使土壤、水源、和空气都受到大量污染。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大自然这个生态链进入了初级农产品中,严重影响了初级农产品的质量。
(二)作坊式食品生产加工业隐患突出:当前在农村,食品生产加工的规模企业很少,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更少,而绝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都是以家庭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其特点是,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相关证照不全、分布广而数量多等等。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食用的粮食制品、酱腌菜、豆制品、卤制品等均由小规模的家庭式作坊生产加工而成。这些无证无照的小作坊由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均存在较大隐患,问题时分突出。由于农民自制的传统食品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其危害也就可见一般。
(三)农村的集贸市场及其食品小店的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当前,镇乡及其村级农贸市场和农村小食品商店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薄弱区域。一些不法商贩打着“送货上门”、“节日让利”等旗号,走村串巷大肆兜售不合格的酱油、肉制品及各种糕点、豆腐干、儿童小食品等,让农村消费者防不胜防。劣质食品流向农村,农村消费市场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成了“消废市场”。其中有的食品来源不正,产品质量低下且无从保证,而较为突出的是,明显的“三无”食品、变质及过期食品、添加剂及其它化学的、物理的、和卫生等指标严重超标的食品比比皆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法分子将假劣食品大量销往农村集贸市场和小卖店,最终受害的是广大的农民。
(四)餐饮业的卫生状况存在较多突出问题:由于餐饮企业较多,管理水平跟不上城镇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大多数镇村小型餐馆、卫生方面的硬件跟不上要求,员工的业务素质低下,卫生意识不到位;而在筑工地食堂、学校食堂、学校小食品商店亦大量存在食品来源无保障、加工操作不规范、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存在爆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隐患。另外,学校周边小食品的安全问题亦十分突出,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无批准文号)、三精饮料(糖精、香精、色素味精)比比皆是。以次充好,以劣取优,以假代真的违法违规现象处处可见。给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二、农村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还不到位
(一)多数乡镇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监管意识不强: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总的构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对食品安全负总责。但就目前状况来看,不少的乡镇还没有切实全面地履行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部分基层管理干部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对食品安全工作敷衍塞责,没有主动采取必要的宣传、教育、引导、督促等具体措施,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有“重突发性食物安全事件、轻慢性中毒食品管理”的现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上过分依赖于各监管的职能部门。
(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协作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管属于分散多头形,从农田到餐棹,按法律授权,由众多的职能部门构成了食品监管链,但是,由于殊多因素,这个监管链条很难形成合力,食品安全问题极待解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由其担负起了协调各职能部门食品监管工作的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食品安全管理的进程。但是由于多头管理的弊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难点,一是各监管部门由于长期的封闭式市场监管贯性,各负其责的本位意识和利益关联等因素,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由于以上原因,监管工作不能做到全覆盖,存在模糊监管甚至无人监管的现象。在城乡结合部、边远地区、小型加工场所,食品的运输储存等方面存在不少盲区。特别对城乡结合部的食品经营户、无证马路市场的食品经营户及流动摊贩等,一些监管部门很少将其列入监管视线,甚至存在在职能划分上踢皮球的现象,而这些监管盲区正是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重灾区。另外由于食品质量检测资源分散于卫生、农业、质监、工商等众多的职能部门,存在重复检测和资源浪费的双重问题,检测资源特别是一些先进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实际检测效果相反较差。
(三)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量投入不足:首先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能适应监管的需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极为广泛,从食品的种植和养殖,到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经营使用等等方面,从而涉及的人员对象众多,时间和区域空间都非常广阔,而目前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又极为有限,与艰巨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相比严重失衡;同时,现有监管人员的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相对欠缺、业务能力有限,导致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全面完成预定监管任务。二是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一些必要的监管工作无法开展,食品检测设备不足,部分设备老化,交通和执法取证工具
对资中县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
本文2012-01-29 11:13:1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394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