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之我见
内江市资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黄碧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城市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食品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日益繁荣的农村食品市场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充分暴露出来,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凸显出来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更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工程,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的食品安全工作者,现将有关认识总结如下:
一、农村食品安全现状
(一)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一是食品安全法律意识不强:在农村,食品安全法制宣传不够深入,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的群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相对不足,食品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二是食品安全知识相对匮乏: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在食品选购过程中,看重的只是食品价格、色泽、数量等,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企业生产、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激素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识别。三是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造成威胁:在广大农村,传统节日里,喜欢食用一些腌制品、腊制品、卤制品和油炸食品等等,这类食品虽然口感不错,但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大多受到破坏,并增加了有害成分,长期食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食品源头、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监管难度大。
1.初级农产品质控制体系不完善:现阶段广大农村大部分还是小农经济,大多数初级农产品还是以单个的农户为生产单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超标准使用有毒农药、化肥,在种植、养殖过程中,滥用非法添加饲料、畜药、激素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蔬菜生产基地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在农村现有条件下,要全面推行还有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初级农产品生产标准还没有制定或正在制定中,即使制定了标准,执行和监督也有一定的困难,初级农产品质控制体系尚待健全。
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而散: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绝大多数以家庭式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并且分散,一般人员少、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条件差,标准执行不到,产品无检验,销售无记录,很难达到生产许可要求。而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虽然产品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它们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往往很受当地群众的喜欢。如果任其存在,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是不合法。如果依法取缔,从当地群众消费需求的角度考虑又不合理,这样就给监管带来两难的处境。
3.农村食品流通难以达到准入条件:一是农村食品经营户一般都投资少、规模小,经营场地和经营设施比较简陋,管理水平不高,食品陈列和储藏条件达不到要求。二是食品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经营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食品卫生知识等,服务质量不能让消费者满意。三是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少数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管商品质量,销售不合格食品、个别还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四是索证索照不全。食品进货、配货渠道不清晰,采购、销售纪录不完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招回和追溯困难。
4.农村食品消费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餐饮行业、中小学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单位职工(建筑工地)食堂等,经营面积不足,设施设备简陋,人员大多未经体检、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严格,很难达到食品质量化分级管理和发放卫生许可证的要求。低标准经营,无照无证经营的现象较普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饮食安全隐患。农村家宴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加工、保存难以符合要求,宴请人员比较集中。但目前乡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布局
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之我见
本文2012-01-29 11:12:1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387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