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和谐传播是媒体职责所在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01-08浏览:2207下载289次收藏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兴起,使我国传媒业在新闻理念、大众传播理念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曾经是“不愁吃喝”的媒体买方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成了“自谋生路”的卖方市场。这些变化在媒介实务上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催生了媒体以追求收视率、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尽可能满足受众要求的传播导向。
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一批粗枝滥造、形式雷同的娱乐节目或血腥暴力、杀人放火的法制节目或猎奇、哗众取宠的新闻节目充斥受众的视野。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而且也难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受众中产生不良的影响。
众所周知,每个民众都有猎奇、寻欢的心理。媒体向社会公众提供符合口味的产品是必需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媒介,更不应该忽视或遗忘的是,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更多承载着的应该是一种对社会文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倘若媒介没有一种正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一味地追求满足受众的娱乐猎奇心理,并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那必然会危及广大人民的正常的基本的文化权利。
细观近几年的传播信息,从中我们首先发现传播品质在下降。原本是一条严肃的新闻却加以娱乐的手法加以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今年以来,《贵州习水公务员嫖幼女案》新闻大战可谓硝烟四起。但是,在对各种报道分析时不难看到,有些报道不是关注道德、教育、司法体制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是对受害者体现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是把整个事件演变成了全民的“狂欢”,一个严肃的社会话题奇异地充满了猎奇行和娱乐性。其次,媒体社会责任严重丧失。新闻报道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这是其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建设性的,这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少数媒体为追求眼球经济走入了新闻娱乐化的误区,甚至个别记者还热衷主动策划各种新闻事件,只求轰动,不顾后果。抢头条、抢专访、抢独家…..由此也充分说明了某些媒体在追逐商业价值时失落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这些最终导致的是媒介功能的缺失。
现代人对媒体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加,传媒无时不刻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于思维方式,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课题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是以和谐的信息传播系统为前提,没有和谐的传播系统,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大众传媒的时代要求就是构建和谐传播。
构建和谐传播就是要在大众传媒和与之产生密切联系的各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即社会环境中媒介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是媒介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是媒介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动态过程。
和谐传播需要传播内容的和谐。这要求传播美的、好的信息给受众,传播的信息能反映舆情、引导舆情、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提供文化娱乐和服务,繁荣社会经济,从而实现良好的正面的社会效果。媒介的发展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受众的发展变化之间不是孤立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客观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只有保持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介才能健康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要实现和谐传播,不仅需要一个有利于传媒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需要媒介内部的发展应健康、协调。具体讲,和谐的外部环境包括: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媒介产业要求、行业技术标准等规范、规则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相伴,社会系统健康有序运转,社会环境总体上就有利于媒介发展。另外,媒介在发挥自身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要适应社会环境,在一定的社会体系和现实中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社会系统应理智客观对待媒介的传播活动,正确对待媒介的批评和监督,形成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交流与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的传媒批评制度,营造良好的文艺批评环境,同时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传受关系。
从媒介系统内部生态平衡来说,一是媒介发展健康有序,内部结构合理,发展战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有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二是媒介采取正当手段加快发展,有序竞争,舆论工具之间相互协调而不是彼此对立。三是媒介数量质量符合社会系统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整体态势良好,实现媒介生态平衡。
伴随着信息全球化和媒介的普及,海量的、层次不齐、乌龙混杂的信息会让受众很难适从,这就对构建和谐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传播需要政府、媒体和受众都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扶持和培养符合国情、民族习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可以传承中华文明、建设和谐文化,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需要在媒介和受众之间形成一个大众传媒娱乐及其他社会功能的创新机制,实施立体化、本土化、民族化与小众化的传播策略,大力促成大众的参与。而媒介之间也应该坚持和谐发展的准则,实施媒介的共存共生策略,互惠互利,寻求良性的竞合关系,才能共同在竞争中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太原电视台  张睿

和谐传播是媒体职责所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