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医院述职述廉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篇布局之年,也是我院全院上下凝心聚力,立足发展、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和省卫生厅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病人为中心,以“三甲”复审为重点,积极探索实践国家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任务,抓住黄金发展期,持续深化医院内涵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发展和改革创新,医院的软件和硬件水平、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圆满完成卫生厅大型医院巡查、三甲复审、医疗机构现场校验,以及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检查,并以出色的亮点、扎实的常态化科学规范管理,得到检查组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发挥省级区域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示范辐射作用,探索改革创新,民生指标持续增长,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截至11月底,我院完成门急诊诊治1009927人次、出院病人56848人次,各类手术25109台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全院平均住院日10.7天,药品比下降至45%,较去年同期呈明显下降趋势,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规划建设科学发展。今年以来,我院进一步加快院内改造步伐,新发热门诊、新干部病房楼、新内科楼相继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全院开放床位增至2100张;卫生部批准的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项目,我院已经进入深化施工设计阶段;我院xx区域急救中心已被列入安徽省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干细胞移植病房已竣工;新血液净化中心(118台/张)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已投入使用的新内镜中心居省内一流;院内外环境整体规划整治基本完成,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同时,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服务半径也不断拓展,医院还增配了环绕超声及高清胃镜、肠镜等先进的诊疗设备,海扶中心、ect相继正式启用(pet—ct正在积极申报中),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推进落实新医改重点任务。狠抓落实国家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任务,临床路径管理、预约诊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三好一满意”活动有力推进,并进一步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医院,内外兼修,不断减轻患者负担,我院住院次均费用在全省同级同类医院中保持最低水平。目前医院业务收入已达9.14亿元,其中服务、技术性收入比重不断增长,收入结构日趋合理,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做出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以患者安全为目标,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监管,重视医疗技术创新,落实核心制度,优质护理百分百,诊疗技术及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改进医务管理模式。年初即召开2011年医务工作会议,制定实施《医院质量控制管理考核体系》、《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实施办法》,成立质量控制考核管理委员会,通过专业考核、患者测评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科室经济、业务、满意度测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将结果与科室、个人年度考核、奖金、晋升挂钩,实现医疗及服务质量实时监控、定期评价、跟踪整改的全程优化,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根据《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完善院科两级疾病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修订医疗核心制度12项并汇编成册。开展病历知识及书写竞赛,建立病案管理常态化机制。深入推进“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严格依法执业,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核心制度,组织安全专项检查50余次,覆盖率达100%。
推进卫生部医疗服务专项活动。认真落实“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量化指标,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做到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全院19个专业、41个病种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截至11月底,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为60%,入组后完成率为75%;开展医疗对口支援,皖北、xx县乡均有我院驻点;微笑列车、降消项目等指令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顺利通过卫生部、卫生厅各项重点活动检查,并获得好评。
加大医疗技术创新力度。制定《医院“三新”项目管理办法》,召开“三新”项目评审会,批准通过重点项目立项16个、一般项目立项53个;进一步落实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医疗技术发展战略,相继增设手外科、胸心外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肝胆外科二病区,成功开展了多项安徽省及xx地区首例技术,脑血管慢性闭塞再通和断肢再植技术处于省级综合医院领先水平。
强化感染管理与监控。完善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网络,严格制度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考核培训,针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实施重点监控。全面落实科学的考评监督体系,认真落实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将感染管理和监控意识延伸到医疗各个环节中,医院感染率、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等各项院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深入推广便民惠民服务。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诊间预约等多种方式有效实现预约诊疗189761人次,预约挂号率24.08%,达到了错峰服务、分时段诊疗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和效率。4月份启动双休日专家(专病)门诊,日均接近1800人次;门诊和服务窗口根据季节和人流量变化实行动态排班和弹性工作时间制;持续缩短各类检查及报告单发送时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广泛开展院内外志愿者服务;连续七年开展为警嫂免费赠送体检卡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落实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政策;推进新农合工作,启动心脏瓣膜病变、颈椎病等19组新农合重大疾病的按病种付费工作,新农合“即时结报”覆盖面扩展到周边27个县区,截至11月底,新农合出院病人1947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2%;“即时结报”患者的平均实际补偿比为42.5%,群众受益范围和层面显著提高。
&nb
一、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发挥省级区域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示范辐射作用,探索改革创新,民生指标持续增长,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截至11月底,我院完成门急诊诊治1009927人次、出院病人56848人次,各类手术25109台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全院平均住院日10.7天,药品比下降至45%,较去年同期呈明显下降趋势,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规划建设科学发展。今年以来,我院进一步加快院内改造步伐,新发热门诊、新干部病房楼、新内科楼相继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全院开放床位增至2100张;卫生部批准的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项目,我院已经进入深化施工设计阶段;我院xx区域急救中心已被列入安徽省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干细胞移植病房已竣工;新血液净化中心(118台/张)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已投入使用的新内镜中心居省内一流;院内外环境整体规划整治基本完成,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同时,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服务半径也不断拓展,医院还增配了环绕超声及高清胃镜、肠镜等先进的诊疗设备,海扶中心、ect相继正式启用(pet—ct正在积极申报中),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推进落实新医改重点任务。狠抓落实国家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任务,临床路径管理、预约诊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三好一满意”活动有力推进,并进一步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医院,内外兼修,不断减轻患者负担,我院住院次均费用在全省同级同类医院中保持最低水平。目前医院业务收入已达9.14亿元,其中服务、技术性收入比重不断增长,收入结构日趋合理,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做出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以患者安全为目标,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监管,重视医疗技术创新,落实核心制度,优质护理百分百,诊疗技术及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改进医务管理模式。年初即召开2011年医务工作会议,制定实施《医院质量控制管理考核体系》、《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实施办法》,成立质量控制考核管理委员会,通过专业考核、患者测评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科室经济、业务、满意度测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将结果与科室、个人年度考核、奖金、晋升挂钩,实现医疗及服务质量实时监控、定期评价、跟踪整改的全程优化,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根据《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完善院科两级疾病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修订医疗核心制度12项并汇编成册。开展病历知识及书写竞赛,建立病案管理常态化机制。深入推进“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严格依法执业,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核心制度,组织安全专项检查50余次,覆盖率达100%。
推进卫生部医疗服务专项活动。认真落实“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量化指标,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做到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全院19个专业、41个病种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截至11月底,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为60%,入组后完成率为75%;开展医疗对口支援,皖北、xx县乡均有我院驻点;微笑列车、降消项目等指令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顺利通过卫生部、卫生厅各项重点活动检查,并获得好评。
加大医疗技术创新力度。制定《医院“三新”项目管理办法》,召开“三新”项目评审会,批准通过重点项目立项16个、一般项目立项53个;进一步落实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医疗技术发展战略,相继增设手外科、胸心外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肝胆外科二病区,成功开展了多项安徽省及xx地区首例技术,脑血管慢性闭塞再通和断肢再植技术处于省级综合医院领先水平。
强化感染管理与监控。完善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网络,严格制度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考核培训,针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实施重点监控。全面落实科学的考评监督体系,认真落实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将感染管理和监控意识延伸到医疗各个环节中,医院感染率、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等各项院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深入推广便民惠民服务。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诊间预约等多种方式有效实现预约诊疗189761人次,预约挂号率24.08%,达到了错峰服务、分时段诊疗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和效率。4月份启动双休日专家(专病)门诊,日均接近1800人次;门诊和服务窗口根据季节和人流量变化实行动态排班和弹性工作时间制;持续缩短各类检查及报告单发送时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广泛开展院内外志愿者服务;连续七年开展为警嫂免费赠送体检卡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落实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政策;推进新农合工作,启动心脏瓣膜病变、颈椎病等19组新农合重大疾病的按病种付费工作,新农合“即时结报”覆盖面扩展到周边27个县区,截至11月底,新农合出院病人1947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2%;“即时结报”患者的平均实际补偿比为42.5%,群众受益范围和层面显著提高。
&nb
2011年医院述职述廉报告
点击下载
本文2011-12-21 12:07:41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124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