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福建省农业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1-12-09浏览:2823下载275次收藏

摘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但是现今众多的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却需要农业推广环节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所以农业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进入21 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但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 发达的农业科技满足不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科技需求的矛盾突出。本文从福建省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福建省的特点, 提出了农业推广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福建省  农业推广  现状与问题  对策  

农业推广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农业大背景,以及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就显得更加重要。而农业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作为东南沿海省市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福建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福建省农业推广发展的现状  

1.1福建省农业推广机构现状  

福建省全部乡镇拥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1982个,乡镇共1135个,平均每个乡镇0.57个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还没有达到每个乡镇一个农技推广机构。福建省农技推广从业人员10314人,平均每个机构里有5.2个人。(数据来源:《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村卷》p92)  

1.2福建省农业科技与农业推广有关的组织与活动现状  

截止2006年末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数有271个,在全省中占29.1%,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数目为113个,占全省的12.1%。  

至2006年末福建省内的农村有举办过农业技术讲座的村数7095个,占48.1%,到2006年末全省农村有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和销售农产品的村数有1753个,占11.9%。  

有农业技术人员的村数有8286个,占56.2%。(数据来源:《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村卷》)  

1.3福建省农业财政支出用于农业推广的费用情况  

至2008年的统计数据,福建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农业财政支出中有24194万元,其中用于林业科技推广的费用为1071万元,用于水利推广和培训的费用为1320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示范的费用为504万元。(数据来源:《2009年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农村卷》,p270)  

1.4福建省农业推广部门的职能  

我国的农业推广由政府部门领导, 农业行政部门主管, 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一一对应。以政府建立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 组织、协调、实施各种农业推广工作。政府制定有关农业推广的政策, 直接负责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农业推广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管理, 推广经费依赖于国家财政。所以福建省的农业推广也是属农业部管辖,则农业推广部门的职能也是与国家的相似,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职能按性质分为四大类 :  

 1.4.1 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执法和行政管理。如动植物检疫、畜禽、水产 品检验、农机监理、农民负担管理等。  

 1.4.2 纯公益性工作。如动植物病虫害监测 、预报和组织防治,对农民无偿的培训 、咨询服务 ,新技术的引进 、试验 、示范 、推广,对农药 、动物药品使用安全进行监测和预报,参与当地农技推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灾情、苗情、地力进行监测和报告等。  

 1.4.3 带有中介性的工作。如农产品和农用品的质量检测 ,为农民提供产销信息 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等。  

 1.4.4 经营性服务。如农用物资的经,农产品的贮运销,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品种的供应等。    

1.5经费状况   

全国和省级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般均为国家全额拨款单位。经费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固定性经费,年度之间通常没有很大变化,来自于同级政府财政;二是项目经费,每年可有较大的变化,取决于项目的来源情况。项目来源可能是国家部门,也可能是地方部门。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费来源情况较为复杂,大体上有三种来源:一是来自于同级(主要是县级)财政的固定经费。二是少量不确定的项目经费,一般来源于上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三是各种方式的自我创收,包括经营收入和服务收费由地方政府负担。  

1.6福建省农业推广的主要类型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推广。政府相关农业推广机构通过下乡、讲座、举办农展会以及媒体等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下派科技特派员指导,与涉农企业联合,解决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前期比较容易开展并取得不错的效果。而且这类推广一般属于大众需求较高和普遍的农业科技推广。  

二是以科研单位和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科研单位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科研,常在5.18、6.18项目推广和科技成果对接会上进行成果转让、技术承包等。同时科研单位还有直接与乡镇对接扶助,进行技术指导,在农户中建立农业新技术、 新成果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等。  

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推广。上文已提到截止2006年末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数有271个,在全省中占29.1%,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数目为113个,占全省的12.1%。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吸收部科技人员作顾问,以农民技术人员为骨干,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教育单位的联系。 主动寻求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品种,谋求高收益的经营组织。由于其不断引进、开 发新技术和快速而有效扩散技术的运行机制,适应众多农户的要求。加快了利用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有效地弥补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到村级单位的推广缺位现象。  

四是供销合作社的推广。在农村常见的种子、农药、农技等供销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常常承担良种推广、农业种养技术和农技使用技术等。  

五是涉农企业的推广。前文已提到2006年末全省农村有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和销售农产品的村数有1753个,占11.9%。涉农企业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用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种养加一体化运作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以优质品种投入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于农户。  

六是科技示范户的推广。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民科技知识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具有浓厚兴趣的科技示范户。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大量的农业技术信息,并亲自试验示范。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广泛利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科技示范户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农技推广活动,是“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也是联系农户最密切的科技推广活动。    

2福建省农业推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  

 2.1.1 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机构还有推广教育脱节  

我省的农业推广工作由农业厅主管,农业科研工作又由科技厅主管,推广教育的又隶属教育部管理,这样导致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行政倾向过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福建省农业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